字好书
春晓

《春晓》

时间: 2025-04-27 17:09:38

诗句

小閤回残梦,开帘转晓晖。

露寒风不定,花落鸟惊飞。

病渴偏思柘,朝寒怯减衣。

沈钱将谢雪,持底送春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9:38

原文展示:

小閤回残梦,开帘转晓晖。
露寒风不定,花落鸟惊飞。
病渴偏思柘,朝寒怯减衣。
沈钱将谢雪,持底送春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诗人从梦中醒来,拉开窗帘,看见晨光透进来。清晨的露水寒冷,风也时而强烈,花朵纷纷飘落,鸟儿因为惊慌而飞起。此时诗人因生病而口渴,特别想喝柘(柘树的果实),早晨的寒意让他不由得想多穿几件衣服。最后,他感叹着,钱币像雪一样消逝,春天即将离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小閤:小门,指诗人卧室的门。
  • 残梦:未醒时的梦境,表示仍有梦境留存。
  • 晓晖:清晨的光辉。
  • 露寒:露水寒冷。
  • 病渴:因生病而口渴。
  • :柘树,果实可食用。
  • 减衣:减少衣物,表示感觉寒冷。
  • 沈钱:钱币沉重,形容失去或花费。
  • 谢雪:指雪融化,春天的到来。
  • 送春归:送走春天。

典故解析:

“病渴偏思柘”中提到的柘树,古代常常用来比喻美好事物或心中所念之物,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诗词、散文、史学等多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感受和生活体验为题材,兼具哲理性和抒情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描写了诗人在清晨醒来时的感受,反映了春天的气息与个人的情感交织。诗人在生病期间,思绪仍旧回归自然,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感慨。


诗歌鉴赏:

《春晓》是一首极具春意的诗作,通篇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与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晨的宁静与美好。开篇的“小閤回残梦,开帘转晓晖”,不仅描绘了诗人从梦中醒来的瞬间,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仿佛梦境中的美好已然不再。晨光透过窗帘洒入,给人以希望的感觉。接下来的“露寒风不定,花落鸟惊飞”,则生动地刻画了春天早晨的气候变化,风的忽然和鸟的惊飞似乎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诗人在这时感到身体的不适,产生了“病渴偏思柘”的念头,表现了身体与心灵的对比。最后一句“持底送春归”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春天短暂的惜别之情。这种时光流逝的感叹,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在简短的四句中,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閤回残梦:小门关闭,梦境仍在。暗示诗人刚刚醒来,仍有梦影残留。
  2. 开帘转晓晖:拉开窗帘,晨光透入。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3. 露寒风不定:晨露寒冷,风向不定。表现出春天不稳定的气候。
  4. 花落鸟惊飞:花瓣纷飞,鸟儿受到惊吓。描绘出春天生机的脆弱。
  5. 病渴偏思柘:因病而渴,特别想吃柘果。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6. 朝寒怯减衣:早晨寒冷,想要多穿衣服。表现出诗人对寒冷的敏感。
  7. 沈钱将谢雪:钱币如雪般消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8. 持底送春归:送走春天,表达惜别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第二句形成对仗,如“小閤”与“开帘”。
  • 拟人:让自然现象如“花落”“鸟惊”具有人类情感。
  • 比喻:将钱比作“雪”,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早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春天短暂的珍惜,展现了自然与人内心的和谐与冲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閤:象征着个人内心的隐秘空间。
  • 晓晖: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露寒:象征着春天的清新与脆弱。
  • 花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的流逝。
  • 病渴:象征着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从梦中醒来时,拉开了什么? A. 窗户
    B. 窗帘
    C. 门
    D. 帐子

  2. “病渴偏思柘”中的“柘”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
    B. 一种花
    C. 一种果实
    D. 一种草

  3. 诗中的“沈钱”比喻什么? A. 生命的珍贵
    B. 时间的流逝
    C. 金钱的消失
    D. 春天的离去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春晓》 vs 《春望》:两首诗均描绘春天,但《春晓》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春望》则更多地反映国家的沉重与忧虑。
  • 《春晓》 vs 《登鹳雀楼》: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但是《春晓》更注重细腻的生活体验,而《登鹳雀楼》则体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精华》
  • 《欧阳修诗文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奉和袁使君高,郡中新亭会张炼师昼会二上人 送吴冯游京 酬秦系山人戏赠 送广通上人游江西 寒栖子歌 送禀上人游越 述梦 相和歌辞。从军行 与邢端公李台题庭石联句 渚山春暮会顾丞茗舍联句效小庾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旁午走急 宪天 事衷 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书塾 斤字旁的字 欠身 名重当时 三窝两块 愣头磕脑 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旡字旁的字 七精 包含徒的词语有哪些 丨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握瑜怀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