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2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8:13
西斋手植菊花过节始开偶书奉呈圣俞
作者:欧阳修 〔宋代〕
秋风吹浮云,寒雨洒清晓。
鲜鲜墙下菊,颜色一何好。
好色岂能常,得时仍不早。
文章损精神,何用觑天巧。
四时悲代谢,万物世凋槁。
岂知寒监中,两鬓甚秋草。
东城彼诗翁,学问同少小。
风尘世事多,日月良会少。
我有一酒,念君思共倒。
上浮黄金蕊,送以清歌袅。
为君发朱颜,可以却君老。
秋风把浮云吹散,寒雨洒落在清晨。
墙下的菊花鲜艳,颜色如此美丽。
可爱颜色难以常存,适逢佳节又不算早。
写文章损伤精神,何必去猜测天意。
四季更替令人悲伤,万物在世间凋零。
怎么知道在寒冷的监牢里,我的鬓发已经如秋草般苍白。
东城的那位诗翁,学识和我一样年轻。
世间风尘琐事繁多,日月良辰却少得可怜。
我有一壶酒,思念你想与你共饮。
酒中浮起金色的花蕊,送上清歌飘袅。
为你绽放红颜,可以抵挡你衰老。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作为散文的开创者之一,欧阳修在诗歌、散文、史书等领域都有卓越贡献。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菊花盛开的时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菊花的盛开,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以菊花的盛开为引子,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充满了浓厚的秋意与人生哲学。诗人在开头描绘了秋风与寒雨,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菊花的绚丽更显得珍贵。诗中提到“好色岂能常”,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人生如四季交替,终会经历衰老与凋零。
此外,诗中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在面对世事纷繁时,诗人更显得孤独无助。最后以酒作结,象征着人们在岁月流逝中寻找的慰藉与快乐。诗人用“黄金蕊”和“清歌袅”来传达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展示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菊花为象征,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现了对友谊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好色岂能常”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寒监”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