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渔家傲

《渔家傲》

时间: 2025-05-05 10:28:10

诗句

粉蕊丹青描不得。

金针线线功难敌。

谁傍暗香轻采摘。

风淅淅。

船头触散双鸂鶒。

夜雨染成天水碧。

朝阳借出胭脂色。

欲落又开人共惜。

秋气逼。

盘中已见新荷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8:10

原文展示:

渔家傲
作者:欧阳修 〔宋代〕

粉蕊丹青描不得。
金针线线功难敌。
谁傍暗香轻采摘。
风淅淅。
船头触散双鸂鶒。
夜雨染成天水碧。
朝阳借出胭脂色。
欲落又开人共惜。
秋气逼。
盘中已见新荷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渔家生活,表达了对春夏交替、自然生机的赞美。词中提到的“粉蕊丹青”形容花朵的色彩和美丽,暗示了其难以用画笔描绘的绝美;“金针线线”则比喻细致的工艺,强调制作的艰难;“暗香轻采摘”则是对花香的轻柔追求。接下来描写了船只在水面轻轻划过,唤起了双鸂鶒的惊慌;夜雨让水面变得如同天水般碧绿,朝阳的光辉则赋予了景物胭脂般的色彩。最后,秋天的气息逼近,花盘中已经出现了新荷,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新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粉蕊:指花瓣的颜色,形容花的美丽。
  • 丹青:指绘画艺术,形容其难以描绘的美。
  • 金针线线:比喻精致的工艺,暗示制作的困难。
  • 暗香:指隐隐约约的花香,形容花的芬芳。
  • 鸂鶒:一种水鸟,常成双成对,象征着爱情。

典故解析

  • 暗香:常用以形容花的芳香,传达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气息。
  • 新荷:荷花的生长与新生,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受到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渔家傲》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渔家傲》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渔家生活与自然风光的和谐美。开篇以“粉蕊丹青描不得”便引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美感,暗示了自然的美丽不仅仅是工艺能描绘的。此句不仅让人感受到花朵的娇嫩和芬芳,更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金针线线功难敌”展现了制作精致工艺的艰难,而自然的美却是轻易而来的。诗中描绘的船头轻触水面,带起双鸂鶒的惊飞,生动地再现了水乡生活的静谧与生机,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夜雨染成碧水,朝阳借出胭脂色,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四季变迁的美丽,更让人体会到生命的轮回与新生的希望。

全诗最后提及秋气逼近,盘中已见新荷,既是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也是对生命的感悟。诗人在对自然的深情描绘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粉蕊丹青描不得:花瓣的色彩之美,连画家也难以描绘。
  2. 金针线线功难敌:制作精美工艺的难度,无法与自然之美相抗衡。
  3. 谁傍暗香轻采摘:谁在悄然靠近,轻轻采摘那隐隐的花香。
  4. 风淅淅:微风轻轻吹拂,声响如雨。
  5. 船头触散双鸂鶒:船头轻触水面,惊散了成双的水鸟。
  6. 夜雨染成天水碧:夜雨过后,水面呈现出如天空般的碧色。
  7. 朝阳借出胭脂色:朝阳的光辉给大地带来了如胭脂般的色彩。
  8. 欲落又开人共惜:花欲凋零,却又绽放,令人共惜。
  9. 秋气逼:秋天的气息渐渐逼近。
  10. 盘中已见新荷的:花盘中已然显现出新生的荷花。

修辞手法

  • 比喻:“金针线线”比喻细致的工艺,强调其难度。
  • 拟人:如“欲落又开”,赋予花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采用工整的对仗,使得节奏感强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珍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粉蕊:象征着娇嫩与美丽。
  • 金针线线:代表工艺与手艺,暗示制作的艰辛。
  • 暗香:隐喻自然的芬芳与神秘。
  • 鸂鶒:象征着爱情与伴侣的和谐。
  • 新荷: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谁傍暗香轻采摘”指的是谁在接近花香?

    • A. 渔夫
    • B. 诗人
    • C. 花鸟
  2. “金针线线功难敌”中的“金针线线”是指什么?

    • A. 渔网
    • B. 工艺
    • C. 花瓣
  3. 诗歌最后提到的“新荷”象征着什么?

    • A. 爱情
    • B. 生命的希望
    • C. 秋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渔家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以自然为主题,但前者更侧重于描绘渔家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而后者则在情感上更为细腻、深邃,表现出对过往时光的眷恋与感伤。两者均展现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欧阳修相关研究文献
  • 《宋词三百首》
  • 诗词鉴赏相关书籍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踏莎行 其一 踏莎行 癸巳秋仲建昌县道中 踏莎行 菊 踏莎行 踏莎行 石窗丈以百子莲词见示索和 踏莎行 题兰花帧子 踏莎行 夜宿怀柔八宝堂 踏莎行 轻筠阁旧韵示江萍 踏莎行 踏莎行 绣床凝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心不昧 臣字旁的字 意向书 巾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包含源的词语有哪些 吃斋 狗偷鼠窃 槌骨沥髓 灵童 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刀字旁的字 包含勒的词语有哪些 持梁齿肥 所到之处 浮桥 帮儿 衣字旁的字 包含为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