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梅花

《梅花》

时间: 2025-05-02 10:58:23

诗句

枯梢横出竹疏疏,挟雪吹香梦自孤。

立到夜深难着语,怕渠去说与林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8:23

梅花

作者: 方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枯梢横出竹疏疏,
挟雪吹香梦自孤。
立到夜深难着语,
怕渠去说与林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梅花在寒冷冬季的孤独与坚韧。枯枝横在稀疏的竹林中,梅花在雪中散发着香气,令人沉醉。夜深人静,诗人难以开口交流,担心自己对梅花的思念和情感会被竹林的安静所传递。

注释

  • 枯梢:枯枝,指的是已经枯死的树枝。
  • 横出:横向伸展。
  • 竹疏疏:稀疏的竹子,形容竹林的稀疏。
  • 挟雪:夹带着雪。
  • 吹香:散发香气。
  • 梦自孤:梦中感觉孤独。
  • 立到夜深:站立到夜深的时候。
  • 难着语:难以说话。
  • 怕渠:怕她(指梅花)。
  • 去说与:去传达给。
  • 林通:竹林的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梦得,号水月,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方岳晚年,正值北方寒冬,梅花在严寒中开放,象征着坚韧与孤独。诗人以梅花为寄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诗歌鉴赏

《梅花》这首诗以梅花为主角,通过枯竹和雪景的衬托,展现了梅花在寒冷环境中绽放的美丽与孤独。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梅花与竹子的关系,梅花的香气在雪中显得格外清新,既突出了梅花的独特品格,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后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夜深人静时,诗人对梅花的思念愈加深重,却又因为环境的静默而难以表达。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自然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枯梢横出竹疏疏:描述了枯枝横生在稀疏的竹林中,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意境。
  2. 挟雪吹香梦自孤:梅花在夹带雪的环境中散发香气,诗人感到孤独,这种孤独在梦中愈发明显。
  3. 立到夜深难着语:在夜深时分,诗人感到难以言语,暗示了内心的压抑与沉重。
  4. 怕渠去说与林通:担心自己的情感会被传达给竹林,这种隐秘的情感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孤独的灵魂,强调其在寒冷冬季的坚韧。
  • 拟人:梅花似乎有了感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 对仗:诗中“难着语”与“去说与”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在寒冷中的坚韧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梅花象征着坚强与孤独,诗人通过梅花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高,代表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 :象征清雅与高洁,常常与梅花一起出现在古诗词中,形成对比。
  • :象征寒冷与孤独,突出梅花的独特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枯梢”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梅花
    C. 枯枝
    D. 雪

  2. 诗人为什么在夜深时难以说话? A. 因为太冷
    B. 因为感到孤独
    C. 因为在做梦
    D. 因为有其他人

  3. “怕渠去说与林通”中的“渠”指的是谁? A. 竹子
    B. 梅花
    C. 诗人
    D. 夜晚

答案: 1.C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诗》 — 王安石
  • 《梅花》 — 林逋

诗词对比

  • 《梅花》(方岳)与 《梅花》(王安石): 两首诗均以梅花为主题,但方岳的作品更注重表现孤独的情感,而王安石则强调梅花的坚韧与高洁。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诗的文化内涵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冬至)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 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 水调歌头·题剑阁 水调歌头·游泳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亠字旁的字 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鸟字旁的字 霜翼 門字旁的字 阔略 幽翳 吐哺捉发 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穷山僻壤 槛猿笼鸟 原先 禾字旁的字 疑惑不解 显发 聪明睿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