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6:08
戏题菊花
作者: 苏辙 〔宋代〕
春初种菊助盘蔬,
秋晚开花插酒壼。
微物不多分地力,
终年乃尔任人须。
天随匕箸几时辍,
彭泽樽罍未遽无。
更拟食根花落後,
一依本草太伤渠。
春天刚开始的时候种下菊花,帮助种植一些蔬菜,到了秋天,菊花开花时正好可以插在酒壶里。微小的事物不多占用土地的资源,整年就这样任由人们来享用。天随便用筷子吃饭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彭泽的酒杯也还未急于空无。更想在花落之后吃它的根,完全是为了遵循本草的教导,太伤害了根本的计划。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庐山隐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词、赋等多种文学形式见长,尤其擅长于词作与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辙晚年,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琐事的态度,展现了他对自然与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生活和自然的理解。
《戏题菊花》是苏辙以春种秋收的自然景象为主题的诗作,诗中充满了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哲理。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初种菊的情景,既有对农事的参与,也体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秋天,菊花的开放不仅是自然的馈赠,也是与酒相伴的欢愉时刻,暗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微物不多分地力”,表达了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强调即使是微小的植物也不应该被忽视。后面的“天随匕箸几时辍”,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反映出他对日常琐事的感慨与对人生短暂的意识。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自然与生活的结合,既有对菊花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苏辙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日常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了珍惜生活中每一份小确幸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天随匕箸几时辍”是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菊花的开放象征着____与欢乐。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微物不多分地力”强调了对小植物的忽视。(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