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史六首

《读史六首》

时间: 2025-05-02 12:44:56

诗句

江河浪如屋,要须沧海容。

可怜狄仁杰,犹复负娄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4:56

原文展示

江河浪如屋,要须沧海容。可怜狄仁杰,犹复负娄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波涛汹涌的江河,仿佛可以容纳整个房屋一样,想要承载的只有大海才能包容。可惜的是,像狄仁杰这样杰出的人物,仍然不能超越娄公那样的人物。

注释

  • 江河浪如屋:形容江河的波浪高得像房子一样,表达了自然的壮阔。
  • 沧海容:指大海能够包容一切。
  • 可怜:同情、惋惜的意思。
  • 狄仁杰: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侦探,以公正和智慧著称。
  • 娄公:指的是东汉的名士娄师德,寓意为杰出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与兄苏轼齐名。苏辙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历史人物。

创作背景

《读史六首》是苏辙在阅读历史时产生的感悟,展示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及对当时社会的批判。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惋惜。

诗歌鉴赏

苏辙的《读史六首》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蕴,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物的局限。诗中以“江河浪如屋”开头,给人一种壮阔的视觉冲击,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宏伟,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浩瀚。接着“可怜狄仁杰”一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惋惜,显示出苏辙对狄仁杰智慧与才华的赞赏,但也反映出历史的无奈。狄仁杰虽才华横溢,但仍不能超越历史的局限,这种对比让人深思。全诗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也流露出对英雄人物命运的同情,使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人生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河浪如屋:这一句通过夸张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江河波涛的壮阔,暗示历史的浩大。
  2. 要须沧海容:强调只有大海般的胸襟才能包容如此巨大的浪潮,象征着对历史的包容与理解。
  3. 可怜狄仁杰:转折句,表达对狄仁杰的惋惜,虽才智出众,却难以展现其抱负。
  4. 犹复负娄公:说明即使是如此卓越的人物,仍然无法超越历史上的一些杰出人物,反映出历史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河的波浪比作房屋,形象地展现了壮阔的场景。
  • 对比:狄仁杰与娄公的对比,突显了历史人物的成就与局限。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英雄命运的惋惜,强调了历史的浩瀚与人物的渺小,深刻反映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无奈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河:象征历史的流动与变化。
  • 沧海:代表广阔的包容与深邃的智慧。
  • 狄仁杰:象征智慧与正义。
  • 娄公:代表历史的杰出人物,传达对历史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河浪如屋”是用来形容什么? A. 海浪的壮阔
    B. 江河的宽广
    C. 山川的雄伟
    D. 城市的繁华

  2. “可怜狄仁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狄仁杰的赞美
    B. 对历史的无奈
    C. 对英雄的惋惜
    D. 对未来的期望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对比苏辙与李白的作品,苏辙更注重历史的沉重与人物的局限,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个人的豪情与抱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各自对人生与历史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精选》
  • 《苏辙传》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峡山寺竹枝词五首 辽车滩 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 其二 观书 游翟园三首 己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其十二 送罗必高赴省 送乡僧德璘二首 龚令国英约小集感冷暴下皈卧感而赋焉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其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比字旁的字 怒怨 恁厮 掩骼埋胔 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动中窾要 妙啭 辛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异才 极情尽致 髟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囊里盛锥 母大虫 擒奸擿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