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7:37
春晴对月
梅尧臣 〔宋代〕
云扫鱼鳞静,天开桂魄清。
梨花监中色,杜宇昼时声。
寥落将寒食,羁离念故京。
都无惜春意,樽酒为谁倾。
春天的晴空中,云彩散去,水面静谧如同鱼鳞。天空清澈,月亮似乎变得更加明亮。梨花在监狱边盛开,杜鹃在白天鸣叫。寒食节将至,我思念故乡的京城。可惜春天的景色无人珍惜,杯中的美酒又是为谁而倒呢?
梅尧臣(1050-1121),字子云,号梦觉,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怀念。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寒食节前夕,诗人身处他乡,思念故乡的情感交织在美丽的春景之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春晴对月》是一首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来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晴空和宁静的水面,营造出一种清新、静谧的氛围。接着,梨花的盛开和杜鹃的鸣叫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孤独对比,突显了他在美丽景色中的孤寂与思念。寒食节的临近,更加加深了诗人的伤感,体现出对于故乡的思恋。
整首诗用词考究,意象丰富,尤其是“云扫鱼鳞静,天开桂魄清”两句,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惆怅。最后一句“樽酒为谁倾”则是诗人对生活无奈的思考,感叹春天的美好无人共享,表现了对人生短暂与孤独的深刻领悟。
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诗人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整体情感在细腻的描写中逐渐深化。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孤独的碰撞。
诗中“云扫鱼鳞静”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樽酒为谁倾”中,诗人想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