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2:03
调笑令 其三 茝奴
作者:陈维崧
崔家女弟世所无,
弹筝自命为茝奴。
重泉犹作人间曲,
摧藏掩抑声嗟吁。
当时旧事心犹省,
长秋一曲红窗影。
梦里曾陪元舍人,
银筝凄苦人清冷。
清冷。虚无境。
手拨银筝心自省。
长秋一曲红窗影。
弦里分明悲哽。
泉台不少人间景。
后苑君王巡幸。
在崔家这个世上少见的女子,她弹筝自称是茝奴(古代歌女)。重泉依旧奏出人间的曲子,但她却把自己的声音压抑,发出叹息。当年旧事仍在心头回荡,秋天的红窗影中,似乎又在回忆那一曲。梦中我曾陪伴元舍人,银筝声中透着凄凉,令人感到清冷。清冷,似乎到了虚无的境地。手拨银筝,心中又自省。秋天的红窗影再次浮现,琴弦中分明带着悲哽。泉台上并没有多少人间的景象,唯有后苑君王的巡幸。
陈维崧(约1626年-约1700年),字子华,号文澜,晚号青山,福建福州人,清代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尤其在词作上有很高的造诣。
《调笑令 其三 茝奴》创作于清代,正值诗词风格逐渐多元化的时期。诗中描绘了一个孤独女子的心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关注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探索。
在《调笑令 其三 茝奴》中,陈维崧通过一位名为茝奴的女子,展现了孤独与抑郁的情感。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女子在弹筝时所感受到的内心挣扎和对往昔的追忆。诗的开头便引入了茝奴这一形象,立刻吸引了读者的注意,接着通过对音乐的描写,反映出她内心的压抑与叹息。重泉的音乐虽然依旧动听,但她的声音却因种种原因被摧藏与掩抑,展现了一种无奈而又悲凉的情感。
词中多次提到“长秋一曲红窗影”,这一意象不仅表现了秋天的凄凉,还暗示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梦中的陪伴与现实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惆怅。尤其是“银筝凄苦人清冷”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令读者感受到那种无助与冷清。最后,诗人在清冷的环境中自省,似乎在反思自己的人生,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茝奴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孤独与无奈,同时反映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隐含着对现实的批判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茝奴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位歌女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饮品
诗中提到的“银筝”主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孤独与悲伤
C. 喜悦与欢乐
D. 权力
“长秋一曲红窗影”中的“红窗影”代表了什么?
A. 现实生活
B. 过去的回忆
C. 未来的希望
D. 自然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