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9:35
霅霅前溪白,苍苍後岭巍。
人疑槎上客,星合蚌中晖。
影转阑干迥,杯行漏鼓稀。
只知夸粉黛,不向桂边归。
溪水潺潺流过,前面一片洁白,后面的山岭高耸入云。
人们会怀疑这是漂浮在筏子上的客人,星星的光芒仿佛汇聚在蚌壳中。
影子在栏杆间转动,杯子在桌上缓缓移动,漏斗的声音变得稀疏。
只知道在这里夸耀自己的妆容,却不愿意回到桂花树下。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香亭,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与咏怀诗。他的作品常描绘自然景色,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游历吴兴时,他在月光下的楼台上,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与人情的孤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归属感的思考。
梅尧臣的《明月楼》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场景。诗的开头以“霅霅前溪白”引入,溪水清澈,映衬出夜晚的宁静与美好,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苍苍後岭巍”描绘出高耸的山岭,增强了自然的壮丽感。
诗中“人疑槎上客”一句,巧妙运用疑问句式,给人以悬念,仿佛在问:这漂浮在水面上的人是谁?而“星合蚌中晖”则将星光比作珍贵的宝物,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接下来的“影转阑干迥,杯行漏鼓稀”,通过影子和杯子的动态描写,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的欢聚。然而,最后一句“只知夸粉黛,不向桂边归”,则流露出一种对归属的渴望和孤独感,虽然外表华丽,但内心却孤独无依。
整首诗在描绘夜景的同时,折射出人们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感触。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景,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与对归属的渴望,体现了梅尧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诗中“霅霅前溪白”描绘了什么?
A. 山的高峻
B. 溪水的流动
C. 星空的美丽
“星合蚌中晖”中的“蚌”比喻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珍贵的事物
C. 友谊的深厚
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豪情壮志
B. 孤独与渴望归属
C. 对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