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8:37
自古岂无死,贤哉独可悲。
家贫留旅榇,门庆有诸儿。
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
还同羊叔子,罢市见遗思。
自古以来,谁没有死去?可惜的是,只有贤人独自令人感到悲伤。
家中贫困,只能留下旅途中的棺木,而门前的喜庆却有众多儿女。
乡里应当保留祭祀,国家的人们应该为他树立碑铭。
就像羊叔子一样,停市时才想起他的遗志。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拙斋,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善于描绘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融入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是梅尧臣为悼念友人紫微而作。紫微的死不仅是梅尧臣个人的悲痛,也是对社会贤士的哀悼,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重视与对其离世的惋惜。
这首诗通过对生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贤人逝去的悲痛与对生者的感慨。首句“自古岂无死”引入了一个哲理性的讨论,强调死亡是普遍现象,但紧接着“贤哉独可悲”则突出了贤者的独特性与其逝去的悲伤。这种对比令人深思,尤其是在当时社会中,贤士的去世意味着智慧与道德的缺失。
“家贫留旅榇,门庆有诸儿”一句,诗人通过对家庭状况的描绘,展现了生者的繁华与死者的孤独。这种对比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令人感到一种无奈与悲凉。紧接着,诗人呼唤社会对逝者应有的祭祀与纪念,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人情的呼唤。
最后一句“还同羊叔子,罢市见遗思”,通过羊叔子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对逝者的怀念。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倾诉,更是对社会责任感的呼唤,体现了梅尧臣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生死的深刻思考为主题,表达了对贤者的哀悼与对社会的责任感,呼吁社会重视对逝者的纪念与尊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贤哉独可悲”意指:
A. 所有人都会死
B. 只有贤人死去才可悲
C. 死亡是可怕的
D. 只有愚人死去才可悲
诗中提到的“羊叔子”是用来:
A. 说明贤人的伟大
B. 对逝者表示怀念
C. 说明社会的繁荣
D. 反映家庭的贫困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死亡的恐惧
B. 对贤者的敬仰与哀悼
C. 生活的无奈
D. 传统文化的崇尚
答案: 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