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一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一》

时间: 2025-05-06 18:19:19

诗句

青简鸟传来,金书花共开。

悟真融碧落,探妙上瑶台。

浮名念里尽,乐意静中回。

玄漠明如电,沉深响若雷。

春风行折柳,太极坐观梅。

游戏三千界,悬知上圣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9:19

原文展示:

青简鸟传来,金书花共开。
悟真融碧落,探妙上瑶台。
浮名念里尽,乐意静中回。
玄漠明如电,沉深响若雷。
春风行折柳,太极坐观梅。
游戏三千界,悬知上圣才。


白话文翻译:

青鸟传递着信息,金色的书卷与花朵一同绽放。
领悟真理融入碧空,探索奥妙直上瑶台。
浮华的名利全都抛弃,愉悦的心情在宁静中回旋。
深邃的宇宙明亮如闪电,沉静的声音如雷霆般震撼。
春风中折柳,太极中静坐观梅。
游历三千世界,悬知上天的圣才。


注释:

  1. 青简鸟:青色的鸟,象征着传递消息的使者,常用作文人之间交流的象征。
  2. 金书:指金色的书籍,象征着珍贵的知识。
  3.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代表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4. 浮名:表面的名声,指那些不真实的名利。
  5. 玄漠:形容宇宙的深邃和空旷。
  6. 太极:指道教的哲学思想,强调阴阳之道。
  7. 三千界:指的是无数的世界,象征着广阔的思想和探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炼是明代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道教思想,诗风清新典雅,善于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内心情感。沈炼在道教文化的浸润下,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沈炼对道教哲学的思考时期,表达了作者对真理和宇宙奥秘的探索,体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一》展现了沈炼深厚的道教思想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全诗以青鸟传递消息开篇,暗喻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与渴望。金书与花的结合,象征着知识与美的和谐共生。接着,诗人提到“悟真融碧落”,表达了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仿佛人已与天地合一,超越了世俗的纷扰。

在浮名与乐意的对比中,沈炼强调了放下名利,追求内心真实的宁静与满足。接下来的意象中,“玄漠明如电,沉深响若雷”描绘了宇宙的无边与神秘,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仿佛在提醒人们要敬畏自然、探索未知。

最后,诗中提到的“游戏三千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宽广视野,游历于各种境界之中,最终获取更高的智慧与启迪。这不仅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真理的精神,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青简鸟传来:青鸟传达了消息,暗示着知识的传播。
    • 金书花共开:珍贵的书籍与美丽的花朵一同绽放,象征着知识与美的结合。
    • 悟真融碧落:领悟真理的境界,仿佛融入了碧蓝的天空。
    • 探妙上瑶台:探索奥秘,直达瑶台,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
    • 浮名念里尽:抛弃浮华的名利,内心寻求宁静。
    • 乐意静中回:在宁静中回味愉悦的心情。
    • 玄漠明如电:深邃的宇宙明亮如闪电,象征宇宙的浩瀚。
    • 沉深响若雷:深邃的声音如雷鸣般震撼,给予人以震撼与敬畏。
    • 春风行折柳:春风中折柳,象征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变化。
    • 太极坐观梅:在太极的哲学中静坐观梅,体现了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 游戏三千界:游历无数的世界,象征着广泛的探索与领悟。
    • 悬知上圣才:对上天的智慧有着深刻的领悟。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名念里尽”比喻对名利的抛弃。
    • 对仗:如“乐意静中回”和“浮名念里尽”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玄漠明如电,沉深响若雷”,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宇宙的广阔与神秘。
  3. 主题思想:

    • 诗歌探讨了名利与内心宁静之间的关系,强调追求真理与理想的生活态度,倡导超脱世俗,关注内心的丰富与自然的奥秘。

意象分析:

  1. 青鸟:象征着消息与沟通,也象征着理想的追求。
  2. 金书:代表知识的珍贵与智慧的获取。
  3. 瑶台:寓意高远的理想状态。
  4. 浮名:象征世俗的名利欲望,提醒人们抛弃虚荣。
  5. 太极:象征道家哲学,强调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6. 三千界:象征广阔的探索与多元的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青简鸟”象征什么? A. 消息的传递
    B. 自然的变化
    C. 个人的理想
    D. 名利的追求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金书”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中强调追求名利是人生的目标。(对/错)

答案:

  1. A
  2. 知识的珍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对自然的观察与内心的宁静。
  • 李白的《庐山谣》:反映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沈炼的《步虚词》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但沈炼更强调内心的探索与名利的超脱,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道教与中国古典诗歌》
  • 《沈炼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募兵行六首 和如晦游临淄园示元明 灵沟道中 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云际钟 和原甫安福院二绝 其二 种柏寄苏子美 答赵县丞 答贺中道灯夕见诒 呈诸先辈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全供 游倡 二字旁的字 冒里冒失 戈字旁的字 齐心戮力 包含亸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屏拥 稳步前进 盛夸 爻字旁的字 包含纹的词语有哪些 擎天之柱 鼎字旁的字 引日成岁 树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