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2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21:56
西窗
门冷无残客,官闲似散人。
拟将诗送老,兼赖酒消春。
雨润桃花嫩,风摇蕙草新。
犹愁鸡肋绊,未得彩江莼。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的春日情景:门前冷清,没有客人,官员闲暇得像个散人。我打算把诗送给老友,同时借酒消愁。春雨滋润着桃花显得娇嫩,春风摇动着蕙草显得新鲜。但我仍然为鸡肋般的琐事感到烦恼,未能得到彩江的莼菜。
王顼龄,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的诗风格多以清新自然为主,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在闲暇时对孤独与愁苦的感慨,展现了他对友人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无奈。
《西窗》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门前的冷清和闲适的官员形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闲适交织的情感。开篇“门冷无残客”,让人感受到诗人身处寂静无人的环境中,仿佛内心的孤独在外界环境的映衬下愈发明显。接下来的“官闲似散人”,则暗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无所事事,生活的空虚感随之而来。
“拟将诗送老,兼赖酒消春”一联,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诗歌寄托情感,同时借助酒来消解愁苦的心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显得真实又富于生活气息,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对友情和酒的依赖与渴望。
在后面的两句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雨润桃花嫩,风摇蕙草新”,展现了春雨滋润下的桃花和春风拂动的蕙草,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美好。然而,最后的“犹愁鸡肋绊,未得彩江莼”则让人感到一丝无奈与失落,表明尽管周围有美好的事物,但生活中的琐事让人无法真正享受这种美好,留下了惆怅的余韵。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对友情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无奈,同时通过春天的美好景象映衬出内心的惆怅,展示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诗中“门冷无残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官闲似散人”反映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犹愁鸡肋绊”中的“鸡肋”指的是什么?
王维的《鸟鸣涧》与王顼龄的《西窗》都有描绘春天的主题,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王顼龄则结合了个人情感与生活琐事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