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6:38
玉楼春
作者: 张惠言 〔清代〕
一春长放秋千静,
风雨和愁都未醒。
裙边余翠掩重帘,
钗上落红伤晚镜。
朝云卷尽雕阑暝,
明月还来照孤凭。
东风飞过悄无踪,
却被杨花送微影。
整首诗的意思是:春天漫长地度过,秋千静静地放着,风雨和忧愁都还没有苏醒。裙边的翠色掩映着重重的帘子,钗子上的落红在晚镜上显得格外凄凉。朝云卷尽,雕栏的影子在暮色中渐渐消退,明月再次照耀着孤独的倚靠。东风悄然无声地飞过,却被杨花轻轻地送来了微弱的影子。
张惠言(约1628年-约1695年),字长甫,号月斋,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以其清新典雅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风貌,情感细腻。
《玉楼春》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在这首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宁静与忧愁,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玉楼春》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场景。全诗从秋千的宁静开始,暗示着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而后逐渐引入风雨和愁绪,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裙边的翠色与钗上的落红,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已逝,令人感伤。随着诗句的推进,朝云和明月的交替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尤其是“明月还来照孤凭”,似乎在表达一种孤独的情感,暗示着内心的孤寂与渴望。
“东风飞过悄无踪,却被杨花送微影”一句,借用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杨花轻柔的飘落,象征着无常与流逝,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恰到好处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脆弱,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以春天的宁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感,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
《玉楼春》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裙边余翠”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A. 美好的春天
B. 凄凉的秋天
C. 暴风雨的来临
D. 哀伤的晚景
诗中“东风飞过悄无踪”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宁静
D. 激动
比较张惠言的《玉楼春》与李清照的《临江仙》,二者均以春天为背景,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思念,而张惠言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均呈现出细腻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