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8:10
百字令 夜阅婉芳女甥遗诗,感填此阕
作者: 赵友兰 〔清代〕
容阳娇女,擅班姬才调,移家兰渚。锦里春风随宦辙,雏凤争传好语。粉本留香,锦囊绣句,逸调谐宫吕。轩开写韵,那堪埋玉尘土。应是忉利仙缘,掌书月府,逐队霓裳舞。漏尽灯残翻旧稿,剩有遗音酸楚。蝉咽凄凉,虫丝缭绕,总是伤心谱。寒宵不寐,顿添幽恨如许。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才华横溢,移居至兰渚。春风中,她的诗文如同锦绣般华美,传递着美好的言语。她的诗篇留有余香,绣在锦囊中的句子,曲调和谐如乐曲。然而,曾经的风采已然被尘土掩埋。她本应有仙缘,掌管月宫,伴随霓裳飞舞。如今,灯火已尽,翻阅旧稿时,只剩下遗留下的酸楚音律,蝉鸣凄凉,虫鸣缭绕,都是伤心的乐谱。在寒冷的夜晚,无法入睡,心中幽恨愈加深重。
作者介绍:赵友兰,清代诗人,才情横溢,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典雅,擅长描绘女性的柔美与才华。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夜晚,作者在阅览亲友遗留的诗作时,感慨涌现,产生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伤感。
赵友兰在这首《百字令》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才女的风采与内心的孤寂。开头以“容阳娇女”引入,直接展现女子的美丽与才华。紧接着,作者运用“春风”“锦里”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生动而美好的氛围。然而,随着诗意的发展,转而提到“埋玉尘土”,暗示着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惋惜。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灯光的描写,引导读者进入到一种孤独的情景中。灯火将尽,旧作翻阅,令人在回忆中感受到伤感的音律。最后,作者以“寒宵不寐”收尾,强调了内心的幽恨,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词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细腻而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才女的赞美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
诗词测试:
赵友兰的《百字令》主要描绘了哪种情感?
“漏尽灯残翻旧稿”中的“灯残”象征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词多表现女性的柔情与离愁,而赵友兰则更倾向于对才女的颂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二者皆展现了女性内心的丰富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