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

时间: 2025-05-03 22:07:14

诗句

作诗不与作文比,以韵成章怕韵虚。

押得韵来如砥柱,动移不得见工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7:14

原文展示:

作诗不与作文比,以韵成章怕韵虚。
押得韵来如砥柱,动移不得见工夫。

白话文翻译:

作诗不能和写文章相提并论,因为诗的韵律成就了它的形式,而我害怕韵律的虚假。
押好韵就像砥柱一样稳固,稍有动摇就看不出其中的工夫。

注释:

  • 作诗:指的是创作诗歌。
  • 作文:指的是写散文或其他文体的文章。
  • 以韵成章:用韵律来构成诗歌的章法。
  • 怕韵虚:害怕诗的韵律不真实或浮夸。
  • 押得韵来:指押韵的技巧。
  • 砥柱:比喻坚固的支撑物,形容诗的韵律如同稳固的柱子。
  • 动移不得见工夫:一旦韵律不稳,就很难显示出创作的技巧和用心。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特别的历史典故,但诗人通过对比作诗与作文,强调了诗歌在韵律上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在古代文人中较为普遍,强调了诗歌的音韵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子和,号复古,南宋时期的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直抒胸臆、言简意赅见长,注重音韵的和谐与意境的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文化繁荣,诗歌成为文人雅士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韵律的重视,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内容上来看,戴复古明确表达了诗与文的差异与联系。他认为,诗歌的韵律是其灵魂所在,强调了诗歌的音乐性与韵律美。开头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突显了作诗的独特性,表明了诗歌的创作过程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要有韵律的支撑,这种支撑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接下来的两句则使用了比喻,形象地将韵律比作“砥柱”,强调了韵律的坚固与稳定性,暗示如果韵律不稳,诗的内涵和技巧难以展现出来。这一观点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艺术纯粹性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思路清晰,既有理论深度,也充满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敬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作诗不与作文比,以韵成章怕韵虚。”:强调作诗的独立性,指出韵律在诗中的重要性。
    • 第二联:“押得韵来如砥柱,动移不得见工夫。”:通过比喻,表达了韵律的稳定性与技巧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韵律比作砥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韵律的坚固。
    • 对比:作诗与作文的对比,突出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 主题思想

    •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诗歌韵律的重要性,指出韵律不仅是诗的形式,更是诗人创作技巧的体现。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诗的音乐性与和谐,表达了创作的严谨与精细。
  • 砥柱:象征着稳定与支撑,反映了诗的韵律如同支柱一般不可或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强调了诗与文的不同?

    • A. 通过对比
    • B. 通过排比
    • C. 通过引用
  2. 诗中“押得韵来如砥柱”的意思是:

    • A. 韵律很随意
    • B. 韵律稳定如柱
    • C. 韵律没有意义
  3. 此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反对作诗
    • B. 强调韵律的重要性
    • C. 赞美散文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戴复古此诗与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强调了艺术创作的音乐性,但戴复古更专注于韵律的技巧,而李白则在意境与情感的表达上更为突出,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诗歌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戴复古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京丞相挽诗 汪直卿相招子大先至有诗炎后至子大再至因次 太上皇后挽诗 汪直卿相招以病爽约因成拙句并呈子大 招同官诸宣教一饭用舟字韵成拙句 久雨无聊成雨诗呈秀叔并简继韩 梅花 和游尧臣出郊二首 游东山 栈径 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领青 衣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忆念 缶字旁的字 齐虏 包含削的词语有哪些 桃来李答 尺寸之兵 繁征博引 孳母 足字旁的字 包含骐的词语有哪些 恐迫 酌古沿今 一顾之荣 比字旁的字 包含饬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