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0:33
婆饼焦,游子饥。游子饥,泣路岐。
耕牛杀尽饱狂虏,桑下老农心更苦。
婆婆的饼子烤焦了,远游的子弟肚子饿得厉害。
游子饥饿,在岔路口泪流满面。
耕作的牛被杀尽,饱食的敌人肆意猖狂,
桑树下的老农心中更是苦涩难忍。
刘一止,字景山,号杲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民生疾苦,富有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刘一止的作品多关注社会底层人的生活,反映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二禽言》创作于战乱时期,民众生活困苦,诗人通过对游子和老农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与不满。战争的频繁使得农田荒芜,民众生活艰辛,诗人以此激起读者的同情与反思。
《二禽言 其一》是一首充满悲切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游子饥饿的形象,深刻揭示了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与人们生活的困苦。开头两句用“婆饼焦”和“游子饥”的对比,展现了家庭生活的不幸与游子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激发读者的同情心。游子在路口泪流满面,这一幕描绘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表现了个体在动荡时期的无助与悲伤。接下来的“耕牛杀尽饱狂虏”,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农民的辛苦与敌人的肆虐,诗人与老农的共同苦痛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个体命运的关怀,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刘一止作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反映了战乱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刻影响,表达了诗人对游子孤独无助的同情与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关注,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思与批判。诗中透露出的苦痛与无奈,令读者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深重苦难。
诗中“游子饥”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饥饿与无助
C. 愤怒
D. 疲惫
“耕牛杀尽饱狂虏”中“狂虏”指的是谁?
A. 农民
B. 游子
C. 敌人
D. 亲人
诗中提到的“婆饼”象征着什么?
A. 战争
B. 家庭温暖与生活的艰辛
C. 富裕生活
D. 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