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0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00:02
公来临我邦,天意若见私。
从容坐席间,风化已四驰。
民曰吾二天,士曰得我师。
庶几少淹留,子弟公教之。
如何如不顾,公岂要我思。
不见溪上山,旦暮发妍姿。
及兹有行色,风日含悽悲。
公亦何负渠,欠渠百篇诗。
这位公子来到我的国家,仿佛是天意对我的私心有所眷顾。
他从容地坐在席上,风俗已经传扬四方。
老百姓说你是我们的天子,士人们说你是我值得学习的老师。
希望你能稍作停留,教导我们的子弟。
怎么会如此无视呢,难道你不想让我思念你吗?
看不见溪边的山,早晚都在绽放妍丽的姿态。
如今你匆匆忙忙,风日中带着凄凉的悲伤。
你又何曾辜负他们,欠下的只是我对你的一百篇诗。
作者介绍:刘一止,宋代诗人,字文贞,号南溪,晚号止庵。刘一止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所作多为咏物抒怀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卢给事即将赴任兵部侍郎之际,表达了对其离去的惋惜和对未来的期待,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与对友人的眷恋。
这首诗通过对卢给事的送别,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开头几句通过对卢给事到来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天意的眷顾,进一步引出人们对他的崇敬与期待。诗中提到“民曰吾二天,士曰得我师”,从民众和士人的角度反映了卢给事的德行和才华,表现出他在民间的威望。
接下来的几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卢给事即将离去的忧虑和不舍,尤其“如何如不顾,公岂要我思”更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安与惆怅。诗的最后,诗人以“公亦何负渠,欠渠百篇诗”总结了对卢给事的期望与祝福,强调了他对于故土的深情与责任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切的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眷恋与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关注与对文化传播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公”指的是谁?
A. 诗人
B. 卢给事
C. 民众
“如何如不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忧虑
C. 高兴
诗中提到的“溪上山”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时间的流逝
C. 文化传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