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4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49:42
青山为郭云当门,疏烟细雨梅花村。
门前落涧泻寒溜,衮衮似是通河源。
隐居二士清而通,谈道不愧将无同。
何人载酒问奇字,糟床夜注时一中。
天骥权奇嗟欲老,家有龙驹头尺好。
孙郎并舍真可人,散乱书签共探讨。
只今干戈迷所适,我亦间关暂投迹。
君家鸟雀不惊人,应怪苍黄如此客。
谋身已拙知遁肥,邂逅得此良亦稀。
化云所愿四方逐,念绝侧翅随人飞。
青山环绕,云雾缭绕,像是村庄的门面;细雨轻烟,梅花香气,渗透着整个村子。
门前的小溪流淌着寒冷的水,仿佛连通着遥远的河源。
隐居的两位智者,心境清明而通达,谈论道理不愧于彼此。
谁人携酒来问奇特的字句,夜晚在酒坛中注入时光。
天马羡慕奇才但已渐老,家中有龙驹,头角峥嵘。
孙郎与我同行,真是可人,相约探讨散落的书签。
如今战乱迷失了方向,我也暂时寄身于此。
你家鸟雀安静不惊,可能是因我这苍白的客人。
谋求身世已显笨拙,偶然遇到这样的良机也十分稀有。
愿随化云飘游四方,心念已绝,翅膀随人飞翔。
刘一止(生卒年不详),字惟明,号一止,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隐逸生活。
此诗作于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相聚的珍惜。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隐士的清高情怀,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图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相聚的珍视。开篇的青山、细雨、梅花,构成了一个生动而清新的乡村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接着,诗人引入隐士的形象,表现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清净、通达、无拘无束。诗中提到的“载酒问奇字”,更是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显示出文化的传承和友谊的珍贵。
后半部分的“只今干戈迷所适”,突显了时代的动荡与不安,诗人对外界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以“化云所愿四方逐”结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渴望宁静、自由生活的情感。
诗中描绘的主要自然景象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隐居二士”指的是谁?
“只今干戈迷所适”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