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33
李昭道春江图
作者: 邓文原 〔元代〕
江上乱山青束笋,
平沙草树望不尽。
大江入海来滚滚,
吐雨吞云杂蛟蜃。
中有崔嵬夐绝之高亭,
远出晴空寒数仞。
江山传舍观英雄,
英雄尽说孙江东。
自从得地双鹤翁,
紫髯一拂豚犬空。
石田睡起秋屡丰,
归耕应羡汉阴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江的美丽图景:江边青翠的山峦如同束起的竹笋,平坦的沙滩和树木让人望不到尽头。滔滔大江奔流入海,像是在吐出雨水,吞下云彩,云雾中杂有蛟龙和蜃气。画面中有一座高耸入云的亭子,远处晴空中显得格外寒冷。江山之间的传舍,目睹了许多英雄,英雄们都在谈论着孙权江东的故事。自从得到了土地的双鹤翁,紫色的胡子轻轻一拂,豚犬也显得空荡荡。田间在秋天醒来,丰收时节,归农的人应该羡慕汉朝的阴翁。
作者介绍:邓文原,元代诗人,以其山水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元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李昭道春江图》是一首描绘春江自然风光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江山壮丽景色的热爱和对英雄人物的思考。诗中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山水的美丽,表达了对江流浩荡、苍穹辽阔的赞美。前四句通过描绘江上的青山、沙滩和奔腾的大江,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江图,勾勒出一幅动人的自然画面。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高亭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与向往。最后几句则回归到对英雄故事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表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怀。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江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理想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江上乱山青束笋”是用什么比喻来描述青山的?
A. 青竹
B. 竹笋
C. 绿树
诗中提到的英雄主要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曹操
B. 孙权
C. 刘备
诗中“归耕应羡汉阴翁”暗示了什么?
A. 归隐田园的生活
B. 追求权力的生活
C. 追求名利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邓文原的《李昭道春江图》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邓的作品更强调江河的壮阔与英雄的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山水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两者在意象表现与情感基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却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