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五言过楼岩寺

《五言过楼岩寺》

时间: 2025-08-12 23:11:49

诗句

旋騼登雪岭,飞旆驻香城。

路盘高下骑,峰回出没旌。

云衣缝涧户,霞绮织山楹。

飏刹移虹影,携风引梵声。

岫馥炉烟合,岩悬叠溜萦。

空结笼檐网,虚谷响台铃。

簇野千丛暗,长河一带明。

散望禅林外,方弘拯溺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2 23:11:49

原文展示

旋騼登雪岭,飞旆驻香城。路盘高下骑,峰回出没旌。云衣缝涧户,霞绮织山楹。飏刹移虹影,携风引梵声。岫馥炉烟合,岩悬叠溜萦。空结笼檐网,虚谷响台铃。簇野千丛暗,长河一带明。散望禅林外,方弘拯溺情。

白话文翻译

骑着旋騼登上雪岭,飞旆停留在香气四溢的城池。道路盘旋高低,骑马而行,山峰回转,旌旗时隐时现。云彩像衣服一样缝在涧谷的门户上,晚霞像织锦一样装饰着山峰的廊柱。佛塔移动着彩虹的影子,伴随着风声传来梵音。山间的香气与炉烟交融,岩石上悬挂着层层叠叠的水流。空中结着笼罩屋檐的网,空谷中回响着台上的铃声。野外的丛林密集而暗淡,长河像一条明亮的带子。放眼望向禅林之外,才能弘扬拯救溺水者的情怀。

注释

  • 旋騼: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马。
  • 飞旆:飘扬的旗帜。
  • 香城:指风景优美、香气四溢的地方。
  • 云衣:比喻云彩。
  • 霞绮:比喻晚霞。
  • 飏刹:飘扬的佛塔。
  • 梵声:佛教音乐或诵经声。
  • 岫馥:山间的香气。
  • 叠溜:层层叠叠的水流。
  • 笼檐网:指屋檐上结的网。
  • 虚谷:空旷的山谷。
  • 禅林:指佛教寺庙。
  • 拯溺情:拯救溺水者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治(628-683),唐朝第三位皇帝,即唐高宗。他在位期间,政治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得到发展。李治本人也爱好文学,尤其擅长诗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楼岩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和对自然美的赞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楼岩寺的所见所感。诗中,“旋騼登雪岭”和“飞旆驻香城”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神秘的宗教氛围。随后的“路盘高下骑,峰回出没旌”进一步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山路的曲折和旌旗的飘扬。诗中的“云衣缝涧户,霞绮织山楹”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云彩和晚霞比喻为缝制和织造的衣物,形象生动。最后,“散望禅林外,方弘拯溺情”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虔诚和对救渡众生的深切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旋騼登雪岭:以神马登上雪岭,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
  2. 飞旆驻香城:飘扬的旗帜停留在香气四溢的城池,营造出神秘的宗教氛围。
  3. 路盘高下骑:山路盘旋,骑马而行,展现了旅途的艰辛。
  4. 峰回出没旌:山峰回转,旌旗时隐时现,增加了动态感。
  5. 云衣缝涧户:云彩像衣服一样缝在涧谷的门户上,形象生动。
  6. 霞绮织山楹:晚霞像织锦一样装饰着山峰的廊柱,比喻贴切。
  7. 飏刹移虹影:佛塔移动着彩虹的影子,增添了神秘感。
  8. 携风引梵声:伴随着风声传来梵音,营造出宁静的宗教氛围。
  9. 岫馥炉烟合:山间的香气与炉烟交融,形象地描绘了山间的宁静。
  10. 岩悬叠溜萦:岩石上悬挂着层层叠叠的水流,增加了动态美。
  11. 空结笼檐网:空中结着笼罩屋檐的网,形象地描绘了山间的宁静。
  12. 虚谷响台铃:空谷中回响着台上的铃声,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13. 簇野千丛暗:野外的丛林密集而暗淡,形象地描绘了山间的宁静。
  14. 长河一带明:长河像一条明亮的带子,增添了动态美。
  15. 散望禅林外:放眼望向禅林之外,表达了作者的远大情怀。
  16. 方弘拯溺情:才能弘扬拯救溺水者的情怀,表达了作者的虔诚和对救渡众生的深切愿望。

修辞手法

  • 拟人化:如“云衣缝涧户,霞绮织山楹”,将云彩和晚霞比喻为缝制和织造的衣物。
  • 比喻:如“长河一带明”,将长河比喻为一条明亮的带子。
  • 对仗:如“旋騼登雪岭,飞旆驻香城”,对仗工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和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救渡众生的深切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旋騼:神马,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 雪岭:象征着高洁和纯净。
  • 飞旆:飘扬的旗帜,象征着宗教的庄严。
  • 香城:香气四溢的城池,象征着宗教的神圣。
  • 云衣:云彩,象征着自然的美。
  • 霞绮:晚霞,象征着自然的美。
  • 飏刹:飘扬的佛塔,象征着宗教的庄严。
  • 梵声:佛教音乐或诵经声,象征着宗教的宁静。
  • 岫馥:山间的香气,象征着自然的宁静。
  • 叠溜:层层叠叠的水流,象征着自然的动态美。
  • 笼檐网:屋檐上结的网,象征着自然的宁静。
  • 虚谷:空旷的山谷,象征着自然的宁静。
  • 禅林:佛教寺庙,象征着宗教的神圣。
  • 拯溺情:拯救溺水者的情怀,象征着宗教的慈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旋騼”是指什么? A. 神马 B. 飞鸟 C. 风 D. 云

  2. “飞旆驻香城”中的“香城”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宗教的神圣 C. 城市的繁华 D. 山间的宁静

  3. 诗中的“云衣缝涧户,霞绮织山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化 C. 对仗 D. 排比

  4. 诗的最后一句“方弘拯溺情”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对自然美的赞叹 B. 对宗教的虔诚 C. 对救渡众生的深切愿望 D. 对山间宁静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间的宁静和自然美,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
  • 杜甫的《望岳》: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李治的《五言过楼岩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间的宁静和自然美,但李治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和对救渡众生的深切愿望,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治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李治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李治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是了解李治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详细解析了李治的诗歌,是鉴赏李治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查询

千秋岁 千秋岁 其二 和酬王丹麓五十一自寿韵 千秋岁 千秋岁寿唐圭璋八十五 千秋岁 其二 和初子逐妾词 千秋岁 其一 和初子逐妾词 千秋岁 麦饭亭 千秋岁 其二 为王子丹麓五十赋 千秋岁 其一 赠王子丹麓五十初度,奉次原韵 千秋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绳 弄眉挤眼 天南地北 丶字旁的字 包含臆的词语有哪些 工字旁的字 扬幡招魂 心痒难搔 女开头的成语 堂而皇之 贝字旁的字 阶勋 咬文嚼字 树碑立传 見字旁的字 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徽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