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夏州胡常侍

《夏州胡常侍》

时间: 2025-04-29 19:22:14

诗句

百尺高台勃勃州,大刀长戟汉诸侯。

征鸿过尽边云阔,

战马闲来塞草秋。

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

仍闻陇蜀由多事,深喜将军未白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2:14

原文展示:

夏州胡常侍
作者: 罗隐

百尺高台勃勃州,大刀长戟汉诸侯。
征鸿过尽边云阔,战马闲来塞草秋。
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
仍闻陇蜀由多事,深喜将军未白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夏州的壮丽景象,诗人站在百尺高台上,看到壮丽的州城,想起昔日的汉朝诸侯和他们的长刀大戟。随着候鸟南飞,边疆的云彩显得更加辽阔,战马在秋天的草原上悠闲地游荡。国家的计策已经托付给忠诚之士,诗人却不为家产而忧虑。听说陇蜀地区仍然多事,诗人深感欣慰的是将军尚未白头,表现出对将军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


注释:

  • 百尺高台:指高耸的台楼,象征着视野开阔、胸怀壮志。
  • 勃勃州:形容州城的生气勃勃。
  • 大刀长戟:指古代武器,象征战争与权力。
  • 征鸿:指南飞的候鸟,象征离别与思念。
  • 国计:国家的计策与谋划。
  • 肝胆许:形容对国家的忠诚,愿意奉献一切。
  • 陇蜀:指古代的陇山与蜀地,常象征动荡与战争。
  • 将军未白头:表达对将军仍然年轻有为的欣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09年),字梦阮,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风格豪放,内容多涉及政治与历史。

创作背景
《夏州胡常侍》创作于唐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边疆的描绘,寄托对国家的忧虑与对英雄的向往,反映了对社会时局的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激荡的历史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忠臣将军的赞美。开篇的“百尺高台”让人感受到一种宏伟的视觉冲击,随之而来的“大刀长戟”则引发人们对历史的反思,汉朝的诸侯们曾是多么的勇猛与威武。

接下来的“征鸿过尽边云阔”描绘了候鸟南飞的景象,象征着离别与流亡,反映出诗人对边疆局势的担忧。此时的“战马闲来塞草秋”则进一步渲染了战事的宁静与士兵的惬意,形成一种对比,似乎在暗示国家的安危。

后两句“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出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诗人并不关心个人的富贵,而是将重心放在国家的未来上。最后一句则流露出对将军的期待与祝福,诗人希望将军能够保家卫国,继续为国效力。

整首诗以高亢激昂的情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将军的赞赏,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尺高台勃勃州:诗人站在高台上,俯瞰生机勃勃的州城,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2. 大刀长戟汉诸侯:提到汉朝的武将,暗示历史的辉煌与武力的象征。
  3. 征鸿过尽边云阔:描绘候鸟飞过,象征着离愁与边疆的辽阔,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沉思。
  4. 战马闲来塞草秋:表现了战争的暂时宁静,战马在草原上悠闲地游荡,象征着安宁与和平。
  5. 国计已推肝胆许:表达对国家忠诚的决心,强调诗人愿意为国家奉献一切。
  6. 家财不为子孙谋:诗人不为个人利益而忧虑,体现出一种无私的精神。
  7. 仍闻陇蜀由多事:提到多事之地陇蜀,暗示社会动荡,表明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关注。
  8. 深喜将军未白头:赞美将军的年轻与有为,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征鸿过尽”与“战马闲来”,形成音韵的和谐。
  • 比喻:将候鸟与国家安危相联系,强调离别与希望。
  • 排比: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浓厚的家国情怀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对忠臣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忧虑与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台:象征着远见与胸怀。
  • 大刀长戟:象征着力量和勇气。
  • 征鸿:象征流亡与思念。
  • 塞草秋:象征着边疆的宁静与秋天的萧瑟。
  • 将军:象征着忠诚与英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百尺高台”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远见
    • C. 财富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征鸿”主要象征____

  3. 判断题:诗人对将军的态度是贬低的。 (对/错)

答案

  1. B
  2. 离别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对比作品:杜甫的《秋兴八首》与罗隐的《夏州胡常侍》,两者都描绘了战争与边疆的情景,但杜甫更侧重于抒发个人的忧愁,而罗隐则表现出对将军的赞美与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研究》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夏州胡常侍》的深刻内涵与美学价值。

相关查询

广陵纪梦 扫张氏妇墓 观稻 哭赵州和尚二首 其一 哭赵州和尚二首 赠袁湛谢混诗 咏雪诗 九月九日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头巾 弃重取轻 烈女不嫁二夫 又字旁的字 恰如 鱼字旁的字 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时轨 出死入生 遮羞包丑 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歹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理思 残疾 假人假义 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