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自遣

《自遣》

时间: 2025-05-02 12:07:49

诗句

敝刺虽怀总未投,早知身世一轻沤。

长贫枉说千金赋,高卧犹存百尺楼。

已谢子鱼分讲席,还嗟夷甫覆神州。

绕门秋水菰蒲满,若问新盟有数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7:49

原文展示:

自遣
——吴屯侯〔清代〕

敝刺虽怀总未投,
早知身世一轻沤。
长贫枉说千金赋,
高卧犹存百尺楼。
已谢子鱼分讲席,
还嗟夷甫覆神州。
绕门秋水菰蒲满,
若问新盟有数鸥。

白话文翻译:

即使我怀有才华,却从未施展出来,
早已知道自己的身世如浮萍般轻。
长久贫困无奈,白说什么千金的赋诗,
高卧于高楼之上,仍然保有一份心境。
我已辞去子鱼的讲席,
却还感叹夷甫的覆亡对神州的影响。
秋水环绕,门前菰蒲茂盛,
若问新盟,已经有几只鸥鸟飞来。

注释:

  • 敝刺:指自己的才华或文采,这里用“刺”作自谦的说法。
  • 轻沤:形容身世如浮萍般轻浮,不稳定。
  • 千金赋:原意为高价的诗赋,这里指的是写作的价值与贫困的对比。
  • 子鱼: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平原君赵胜,他的讲席即为政治上的高位。
  • 夷甫:指的是夷齐与甫,即为历史上著名的贤者,这里暗指周朝的覆灭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 菰蒲:指的是一种水生植物,象征自然的丰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屯侯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清朝中期。他的诗风多受传统文人影响,常常蕴含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吴屯侯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及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吴屯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之时,可能是在经历了生活的困苦与对社会的观察后,产生了情感的共鸣。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自身才华的无奈与对历史兴亡的思考。

诗歌鉴赏:

《自遣》这首诗通过对自身才华和社会地位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与对历史的感慨。首联“敝刺虽怀总未投”开篇直入主题,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能未能施展的遗憾。随后,通过自谦的语气,作者提到“早知身世一轻沤”,指出自己身世的轻浮与不稳定。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以“长贫枉说千金赋”反映出长久贫困的无奈,暗讽那些高价的诗赋在苦难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而“高卧犹存百尺楼”则表现出尽管身处困境,内心依旧保持着一份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后面几句提到“已谢子鱼分讲席”,揭示了他对权力与地位的放弃,心中不免对历史的兴亡感到惋惜。诗末“绕门秋水菰蒲满”描绘了一幅自然的美景,似乎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结尾以“若问新盟有数鸥”点出新盟的未知,留给读者深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个人的抒发,也有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吴屯侯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对社会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敝刺虽怀总未投:自谦之辞,表达了对自身才华未能显露的惋惜。
  2. 早知身世一轻沤:自我意识到身世的轻浮与不堪,显示出对命运的无奈。
  3. 长贫枉说千金赋:长久的贫困使得高价的作品显得无意义,反映出生活的苦涩。
  4. 高卧犹存百尺楼:尽管生活艰难,内心仍保持追求理想的姿态。
  5. 已谢子鱼分讲席:放弃高位,表明对权力的超然态度。
  6. 还嗟夷甫覆神州:感叹历史的变迁,尤其是对国家命运的惋惜。
  7. 绕门秋水菰蒲满:描绘自然景象,象征生命的延续。
  8. 若问新盟有数鸥:对未来的未知与期待,留下悬念。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身世比作“轻沤”,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无奈。
  • 意象: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交织,形成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传达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生命的热爱,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敝刺:象征才华与理想。
  • 轻沤:象征身世的无根与不稳定。
  • 秋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迁。
  • 菰蒲:象征自然的丰盛与生机。
  • :象征未来的希望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屯侯的“敝刺”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他的财富
    B. 他的才华
    C. 他的地位
    D. 他的朋友

  2. 诗中提到的“子鱼”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孟子
    B. 平原君赵胜
    C. 夷齐
    D. 李白

  3. 诗的最后一句“若问新盟有数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失望
    D. 对历史的惋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自遣》的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个人境遇的思考,但李白更偏向于对故乡的思念,而吴屯侯则更多地反映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 《登高》杜甫则通过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个人的愁苦结合,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吴屯侯的思考相似但更具悲壮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相关查询

玉堂即事二首 其一 农里叹 其四 农里叹 其三 农里叹 其二 农里叹 枯木寒鸦 甘不剌川在上都西北七百里外董侯承旨扈从北回遇于榆林酒间因及今秋大狝之盛书六绝以纪其事 甘不剌川在上都西北七百里外董侯承旨扈从北回遇于榆林酒间因及今秋大狝之盛书六绝以纪其事 其二 甘不剌川在上都西北七百里外董侯承旨扈从北回遇于榆林酒间因及今秋大狝之盛书六绝以纪其事 疏梅寒雀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艸字旁的字 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底里深情 莫明其妙 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恚疾 漫天风雪 河倾月落 簪缨之族 踬躅 采字头的字 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一曲之士 鹤开头的成语 蹇人上天 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