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26
原文展示:
游洛川初出厚载门 邵雍 〔宋代〕
初出都门外,西南指洛陬。 山川开远意,天地挂双眸。 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 民间有此乐,何必待封侯。
白话文翻译:
刚走出都城门外,向西南方向指向洛川的角落。 山川展开了远方的意境,天地仿佛悬挂在我的双眼中。 村庄的桑树和榆树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宁静,田家的禾黍迎来了秋天的丰收。 民间有这样的乐趣,何必非要等到封侯拜相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此诗创作于邵雍游历洛川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和民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邵雍在宋代是一个著名的理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此诗创作于邵雍游历洛川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和民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初出都门,远望洛川的景象。诗中“山川开远意,天地挂双眸”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视野的开阔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后两句“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则进一步以田园风光为背景,展现了民间生活的宁静与丰收的喜悦。最后一句“民间有此乐,何必待封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认为民间的简单生活自有其乐趣,不必追求封侯拜相的荣耀。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天地挂双眸”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B. 对民间生活的热爱 C. 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