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4:53
原文展示:
游山二首 邵雍 〔宋代〕
洛川多好山,伊川多美竹。 游既各有时,虽频无倦目。 贫清非伤廉,渎幽不为辱。 麋鹿不害人,心无害麋鹿。
白话文翻译:
洛川有许多美丽的山,伊川有许多优美的竹子。 游览的时间各有不同,虽然频繁但从不感到厌倦。 贫穷清白并不伤害廉洁,亵渎幽静并不构成侮辱。 麋鹿不会伤害人,心中也没有伤害麋鹿的念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在宋代,文人多有游山玩水的习惯,邵雍也不例外。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洛川的山和伊川的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游既各有时,虽频无倦目”一句,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频繁游览,却从不感到厌倦,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持久热情。后两句“贫清非伤廉,渎幽不为辱”则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态度,认为贫穷清白并不伤害廉洁,亵渎幽静也不构成侮辱,体现了作者的高尚品格和对自然和谐的尊重。最后两句“麋鹿不害人,心无害麋鹿”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保护自然的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的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决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两个地方是? A. 洛川和伊川 B. 洛川和黄河 C. 伊川和长江 D. 洛川和长江 答案:A
作者认为贫穷清白并不伤害什么? A. 廉洁 B. 尊严 C. 名誉 D. 地位 答案:A
诗中提到的“麋鹿”象征什么? A. 自然 B. 和谐 C. 力量 D. 速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