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1:17
原文展示:
闻山东消息三首 袁凯 〔明代〕 王事私恩不共天,益都城下枕戈眠。 鲸鲵戮尽为京观,子孝臣忠亿万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公务与私情之间,天意不可共存,我在益都城下枕着兵器入眠。若能将巨鲸般的敌人全部消灭,筑成胜利的纪念碑,那么子孙孝顺、臣子忠诚的美德将流传亿万年。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细腻的田园诗。此诗可能是在听到山东地区的战事消息后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忠诚孝道的推崇。
创作背景: 明代时期,山东地区常有战事,诗人可能是在得知相关消息后,感慨时局,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国家忠诚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公务与私恩的不可共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重视和对个人情感的牺牲。诗中“枕戈眠”的形象描绘了诗人时刻准备为国效力的决心。后两句通过对敌人的比喻和对胜利的展望,强调了忠诚和孝顺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深切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公务的重要性,以及忠诚和孝顺的价值。通过对比公务与私恩的不可共存,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重视和对个人情感的牺牲,同时通过对敌人的比喻和对胜利的展望,强调了忠诚和孝顺的重要性,希望这些美德能流传久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枕戈眠”的典故出自哪里? A. 《左传·宣公十五年》 B. 《史记》 C. 《汉书》 D. 《后汉书》
诗中“鲸鲵戮尽为京观”中的“京观”指的是什么? A. 胜利的纪念碑 B. 京城的景观 C. 京城的官员 D. 京城的学校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强调公务的重要性 B. 强调私恩的重要性 C. 强调战斗的重要性 D.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