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0:40
《高阳台 1950年除夕台北》
作者: 李祁
蓬海翻澜,浮螺掩雾,凭栏顿失遥天。
径滑泥深,故乡一样残年。
经时忘却抒愁笔,蓦回首思落谁边。
几多时,云外婆娑,一晌无言。
春花已有人相送,看红融绛颊,向我嫣然。
莫道天涯,殷勤同惜羁连。
东风倘识来时路,问春深可放归船。
但人间,月几番圆,事几番全。
海浪翻滚,浮螺在雾中掩映,我在栏边驻足,顿时失去了对遥远天空的眺望。道路滑腻泥泞,故乡的年景同样残破。时光流逝,我忘记了用笔抒发愁苦,蓦然回首,却不知思念谁的身影。经历了多少时光,云外飘舞,片刻无言。春花已经有人送来,看到那红润的脸颊,她朝我嫣然一笑。不要说天涯海角,我们同样珍惜这份离别的情感。如果东风懂得来时的路,问问春天的深处可否让我回归。但在这人间,月亮几度圆满,事情又经历了多少变迁。
作者介绍:
李祁,近现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常常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其诗风多情,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950年除夕,正值台湾战后时期,诗人身处台北,远离故乡,面对新旧交替的社会环境,内心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思索。
《高阳台 1950年除夕台北》是一首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以“蓬海翻澜,浮螺掩雾”引入,生动地展现了海上的波澜与朦胧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动荡与迷茫。接下来的“径滑泥深,故乡一样残年”,则将目光转向故乡,展现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惋惜。
“经时忘却抒愁笔,蓦回首思落谁边”,诗人在时间的流逝中忘却了抒情的工具,却在不经意间回首,发现思念的对象已无法追寻。随着诗歌的发展,作者的情感逐渐深入,展现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离别的珍惜,“春花已有人相送,看红融绛颊,向我嫣然”,这句话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温暖与希望,尽管身处异乡,仍能感受到人际间的温情。
最后,诗人以“但人间,月几番圆,事几番全”作结,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蓬海翻澜”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人在远方思念谁?
“莫道天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