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四亚献终献送神并奏理安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四亚献终献送神并奏理安》

时间: 2025-05-10 07:31:11

诗句

神之来兮风肃然,神之去兮升九天。

排凌兢兮还恍惚,羽旄纷兮萧芗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1:11

原文展示:

神之来兮风肃然,神之去兮升九天。排凌兢兮还恍惚,羽旄纷兮萧芗燔。

白话文翻译:

神灵降临,风声肃然;神灵离去,升入九天。穿越险阻,心神恍惚;羽旄飘扬,香烟缭绕。

注释:

  • 神之来兮风肃然:神灵到来时,风声变得肃静。
  • 神之去兮升九天:神灵离开时,升入高高的天空。
  • 排凌兢兮还恍惚:穿越险阻,心情恍惚。
  • 羽旄纷兮萧芗燔:羽旄飘扬,香烟缭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典雅,多涉及宫廷生活和宗教仪式。这首诗是他在宫廷中为祭祀仪式所作,反映了当时的宗教氛围和宫廷文化。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宫廷祭祀仪式中的亚献和终献环节以及送神仪式所作,旨在表达对神灵的敬仰和祈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神灵的降临和离去,以及祭祀过程中的氛围,展现了宫廷祭祀的庄严和神秘。诗中“风肃然”和“升九天”的描绘,增强了神灵的超凡脱俗之感。而“排凌兢兮还恍惚”则表达了穿越险阻后的心神恍惚,体现了祭祀者对神灵的敬畏和虔诚。最后,“羽旄纷兮萧芗燔”描绘了祭祀现场的盛况,羽旄飘扬,香烟缭绕,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神之来兮风肃然:描绘神灵降临时的庄严氛围,风声肃静,象征神灵的威严。
  • 神之去兮升九天:神灵离去时,升入高高的天空,象征神灵的超凡脱俗。
  • 排凌兢兮还恍惚:穿越险阻,心情恍惚,表达了祭祀者对神灵的敬畏和虔诚。
  • 羽旄纷兮萧芗燔:羽旄飘扬,香烟缭绕,描绘了祭祀现场的盛况,营造出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风肃然”比喻神灵降临时的庄严氛围。
  • 拟人:“神之去兮升九天”赋予神灵以人的行为,升入天空。
  • 对仗:“神之来兮风肃然,神之去兮升九天”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神灵的敬仰和祈愿,通过描绘神灵的降临和离去,以及祭祀过程中的氛围,展现了宫廷祭祀的庄严和神秘。

意象分析:

  • 风肃然:象征神灵的威严和庄严。
  • 升九天:象征神灵的超凡脱俗。
  • 排凌兢:象征穿越险阻的艰辛。
  • 羽旄纷:象征祭祀现场的盛况。
  • 萧芗燔:象征香烟缭绕的神圣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神之来兮风肃然”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神灵降临 B. 神灵离去 C. 祭祀现场 D. 穿越险阻

  2. 诗中“神之去兮升九天”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排凌兢兮还恍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敬畏 B. 喜悦 C. 悲伤 D. 平静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同样涉及宫廷祭祀,展现了不同的风格和情感。

诗词对比:

  • 杨亿《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四亚献终献送神并奏理安》与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两首诗都涉及宫廷祭祀,但杨亿的诗更注重氛围的描绘,而王安石的诗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宫廷文化研究》:探讨了宋代宫廷文化,有助于理解杨亿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承天宝禅师赞 次韵外舅喜王正仲三丈奉诏祷南岳回至襄阳舍 寄六祖范和尚颂 戏题承天寺法堂前柏 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 题前定录赠李伯牖二首 减字木兰花 其五 和赵文仪 洪范以不合俗人题厅壁二绝句次韵和之 杂诗四首 对酒次韵寄怀元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开头的成语 雀李 一字旁的字 过套 一抛 狗开头的成语 私字儿的字 唯利是趋 表里山河 博学多才 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伏节死谊 夕字旁的字 声带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十字旁的字 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髦彦 瞎子断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