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5:10
原文展示:
秋兴 宋祁 〔宋代〕
西颢肃凉氛,天宇正岑寂。 凄风条末吟,浩露林下滴。 寥寥燕辞楹,促促蛩在壁。 池潦湛寒绿,鳞云屯晚白。 齐纨不复御,桃笙已复易。 嗟哉无壮士,翻车忽西匿。 有客过我庐,问我何悽恻。 气索不能对,披襟长太息。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气息肃穆而凉爽,天空显得格外寂静。 凄凉的风在树梢低吟,浓露在林间滴落。 燕子稀疏地离开了屋檐,蟋蟀急促地在墙边鸣叫。 池塘的水显得寒冷而碧绿,云层堆积在傍晚的天空。 不再穿着华丽的齐纨,竹席也换成了新的。 叹息没有英勇的壮士,战车突然消失在西边。 有客人来到我的住所,问我为何如此悲伤。 我气馁得无法回答,只能敞开衣襟,长长地叹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秋兴》是在秋天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感受和对时局变迁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北宋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相对稳定,但作者可能感受到了某种不安或忧虑,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秋兴》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受和对时局变迁的忧虑。诗中,“西颢肃凉氛”和“天宇正岑寂”描绘了秋天的肃穆和寂静,而“凄风条末吟”和“浩露林下滴”则进一步以凄凉的风和浓露来加深这种氛围。燕子离开和蟋蟀的鸣叫,以及池塘的寒冷和云层的堆积,都增强了秋天的萧瑟感。最后,作者通过“嗟哉无壮士,翻车忽西匿”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英勇壮士的渴望,而“有客过我庐,问我何悽恻”则揭示了内心的悲伤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秋兴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秋天的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情感。通过描绘秋天的肃穆和寂静,以及季节变化带来的生命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变迁的忧虑和对英勇壮士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受和对时局变迁的忧虑。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西颢肃凉氛”中的“西颢”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西风 B. 秋天的露水 C. 秋天的云层 D. 秋天的燕子
诗中“凄风条末吟”中的“吟”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寥寥燕辞楹”中的“辞”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嗟哉无壮士,翻车忽西匿”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平静 D. 愤怒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