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集江渎池亭

《集江渎池亭》

时间: 2025-07-31 11:25:23

诗句

五月追凉地,沧江剩素涟。

林烟昏午日,楼影压池天。

篠密工迷径,荷欹巧避船。

机忘更何事,鱼鸟亦留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1:25:23

原文展示:

五月追凉地,沧江剩素涟。林烟昏午日,楼影压池天。篠密工迷径,荷欹巧避船。机忘更何事,鱼鸟亦留连。

白话文翻译:

五月的炎热中寻找凉爽之地,沧江上只剩下淡淡的波纹。林中的烟雾使得正午的阳光显得昏暗,楼阁的影子几乎覆盖了整个池塘的天空。竹林密集,小径容易迷失,荷花倾斜巧妙地避开船只。忘记了世俗的烦恼,鱼和鸟儿也在这里流连忘返。

注释:

  • 沧江:指江水。
  • 素涟:淡淡的波纹。
  • 林烟:林中的烟雾。
  • 篠:小竹。
  • 工:巧妙。
  • 机忘:忘记世俗的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江边的清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俗烦恼的忘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夏日炎热的五月,诗人为了寻找凉爽之地,来到江边,被那里的景色所吸引,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夏日江边的清凉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水、林烟、楼影、竹林和荷花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诗中的“林烟昏午日,楼影压池天”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夏日午后的昏暗和楼阁的宏伟。最后两句“机忘更何事,鱼鸟亦留连”,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忘却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月追凉地,沧江剩素涟:五月炎热,诗人寻找凉爽之地,江水上只剩下淡淡的波纹。
  2. 林烟昏午日,楼影压池天:林中的烟雾使得正午的阳光显得昏暗,楼阁的影子几乎覆盖了整个池塘的天空。
  3. 篠密工迷径,荷欹巧避船:竹林密集,小径容易迷失,荷花倾斜巧妙地避开船只。
  4. 机忘更何事,鱼鸟亦留连:忘记了世俗的烦恼,鱼和鸟儿也在这里流连忘返。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林烟昏午日,楼影压池天”中的“昏”与“压”,“午日”与“池天”。
  • 拟人:如“楼影压池天”中的“压”字,赋予楼影以人的动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夏日江边的清凉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俗烦恼的忘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江:江水,象征着宽广和流动。
  • 林烟:林中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楼影:楼阁的影子,象征着宏伟和静谧。
  • 篠密:密集的竹林,象征着幽深和神秘。
  • 荷欹:倾斜的荷花,象征着优雅和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林烟昏午日”一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楼影压池天”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楼阁的影子覆盖了整个池塘 B. 楼阁的影子很轻 C. 楼阁的影子很暗 D. 楼阁的影子很远
  3. 诗中“机忘更何事”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忧愁 B. 忘却世俗烦恼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描绘了江边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宋祁《集江渎池亭》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描绘了江边的景色,但宋祁的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绘和个人的情感表达,而苏轼的赋则更注重历史和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宋代文学史》
  • 《宋祁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踏莎行 题夫子《旷怡轩词钞》后 浪淘沙 幼儿玉谷学诗颇有可观,因填此解 登汉武帝玄都坛 凉州词 采莲曲 辛丑即事 登汉武帝玄都坛 扈驾郊坛陪祀 城夜 七月初四日喜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安详恭敬 包含恒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白日作梦 亅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瓜蔓 一臂之力 百草 雕虫小艺 释服 辩问 殳字旁的字 巢毁卵破 日暖风恬 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