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城子 咏柳

《江城子 咏柳》

时间: 2025-05-06 18:02:47

诗句

谁将羌管奏离筵。

画桥边。

酒旗前。

细剪春风,莺语自年年。

最是青青愁不了,常泣露,更啼烟。

隋堤残月影翩跹。

吐香绵。

暮春天。

飞入玉楼,常伴玉人眠。

不信柔腰刚一捻,能禁得,许多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2:47

原文展示

江城子 咏柳
作者: 董俞 〔清代〕

谁将羌管奏离筵。画桥边。酒旗前。
细剪春风,莺语自年年。
最是青青愁不了,常泣露,更啼烟。
隋堤残月影翩跹。吐香绵。
暮春天。飞入玉楼,常伴玉人眠。
不信柔腰刚一捻,能禁得,许多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开头提到谁在演奏羌笛送别离宴,正是在画桥旁、酒旗前。轻柔的春风吹来,黄莺的歌声年年不息。最让人无法解愁的,便是那青翠的柳树,总是在流泪,时常在烟雾中啼叫。隋堤上残月的影子轻轻起舞,散发出绵绵的香气。在这暮春的时节,柳枝飞入了玉楼,为美人伴眠。如果不信,那柔软的柳腰轻轻一捻,又能抵挡得住多少的怜爱呢?

注释

  • 羌管:一种古代的乐器,常用于送别。
  • 离筵:离别的宴席。
  • 画桥:指精美的桥,可能是用来描绘春景的典型意象。
  • 青愁:形容因春天的青柳而产生的愁绪。
  • 隋堤:指隋朝时期的堤岸,传递出历史文化的情感。
  • 玉楼:象征美人的居所。
  • 柔腰:比喻柳枝的柔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俞,清代诗人,擅长写古典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往往带有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士人闲暇之时,身处春末夏初的季节,柳树的生机勃勃与离别的愁绪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江城子 咏柳》是一首通过描绘柳树及其带来的情感,表达离别惆怅的词作。整首词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以及那种无可奈何的离愁。起首的“谁将羌管奏离筵”,便紧扣了离别的主题,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悠扬的音乐感,仿佛能听到那送别的乐声在耳边回响。

接下来的描写中,春风和黄莺的歌声相互呼应,呈现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然而,最让人心痛的却是那“青青愁不了”的柳,仿佛它也在为离别而哭泣,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情绪。随着“隋堤残月影翩跹”的描绘,诗歌的意境渐渐升华,残月映照在隋堤上,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春天的短暂和美好的易逝。

最后一句“不信柔腰刚一捻,能禁得,许多怜”,则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爱情和美丽的渴望和珍惜。这种柔美与刚毅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和对情感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将羌管奏离筵:开头便引入了离别的主题,羌管的乐声令人心生感慨。
  • 画桥边。酒旗前:地点的描写,营造出一个宴席的场景。
  • 细剪春风,莺语自年年:春风细腻,黄莺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 最是青青愁不了,常泣露,更啼烟:青柳带来的愁绪难以消解,仿佛在不断地流泪。
  • 隋堤残月影翩跹:历史的意象,残月的影子在水面上轻轻舞动。
  • 吐香绵。暮春天:描绘了柳树在暮春时节的香气与美丽。
  • 飞入玉楼,常伴玉人眠:柳枝飞入美人的楼中,暗示着情感的寄托。
  • 不信柔腰刚一捻,能禁得,许多怜:最后以一种反问的方式,强调对美的珍惜和对情感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柔美的女子,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柳树被赋予了“哭泣”等人类情感,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如“细剪春风,莺语自年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以柳为线索,表现了离别的愁苦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柔美、生命和离别的愁绪。
  • 羌管:代表着离别的音乐,传达了思念之情。
  • 隋堤:历史的象征,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 :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笛子
    • B) 琵琶
    • C) 羌管
    • D) 器乐
  2. 诗中“青青愁不了”中的“青青”主要指什么?

    • A) 青山
    • B) 青春
    • C) 青柳
    • D) 青天
  3. “隋堤残月影翩跹”中,诗人描写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堤岸?

    • A) 唐朝
    • B) 宋朝
    • C) 隋朝
    • D) 明朝

答案

  1. C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春宵》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念,但更偏向于对自由和孤独的感慨。
  • 苏轼《春宵》:描绘了春夜的宁静与美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诗词大辞典》

相关查询

春情寄子安 闺怨 江陵愁望寄子安 酬李郢夏日钓鱼回见示 寄题炼师 过鄂州 访赵炼师不遇 期友人阻雨不至 和人 寄刘尚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踩雷 王字旁的字 数白论黄 降心俯首 长辔远御 肉眼凡胎 竖心旁的字 媵妾 目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百无聊赖 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赏的词语有哪些 穴处之徒 包含园的成语 绮孺纨绔 搯膺 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