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0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2:47
江城子 咏柳
作者: 董俞 〔清代〕
谁将羌管奏离筵。画桥边。酒旗前。
细剪春风,莺语自年年。
最是青青愁不了,常泣露,更啼烟。
隋堤残月影翩跹。吐香绵。
暮春天。飞入玉楼,常伴玉人眠。
不信柔腰刚一捻,能禁得,许多怜。
这首词开头提到谁在演奏羌笛送别离宴,正是在画桥旁、酒旗前。轻柔的春风吹来,黄莺的歌声年年不息。最让人无法解愁的,便是那青翠的柳树,总是在流泪,时常在烟雾中啼叫。隋堤上残月的影子轻轻起舞,散发出绵绵的香气。在这暮春的时节,柳枝飞入了玉楼,为美人伴眠。如果不信,那柔软的柳腰轻轻一捻,又能抵挡得住多少的怜爱呢?
作者介绍:董俞,清代诗人,擅长写古典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往往带有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士人闲暇之时,身处春末夏初的季节,柳树的生机勃勃与离别的愁绪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江城子 咏柳》是一首通过描绘柳树及其带来的情感,表达离别惆怅的词作。整首词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以及那种无可奈何的离愁。起首的“谁将羌管奏离筵”,便紧扣了离别的主题,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悠扬的音乐感,仿佛能听到那送别的乐声在耳边回响。
接下来的描写中,春风和黄莺的歌声相互呼应,呈现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然而,最让人心痛的却是那“青青愁不了”的柳,仿佛它也在为离别而哭泣,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情绪。随着“隋堤残月影翩跹”的描绘,诗歌的意境渐渐升华,残月映照在隋堤上,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春天的短暂和美好的易逝。
最后一句“不信柔腰刚一捻,能禁得,许多怜”,则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爱情和美丽的渴望和珍惜。这种柔美与刚毅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和对情感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以柳为线索,表现了离别的愁苦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诗中“青青愁不了”中的“青青”主要指什么?
“隋堤残月影翩跹”中,诗人描写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堤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