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6:31
清明即事
作者:孟浩然 〔唐代〕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在京城里又是清明节,人们心中充满了忧愁。
车声在路上交汇,柳树的颜色映衬着东城的翠绿。
花瓣纷纷落下,草木竞相生长,
黄莺在飞,蝴蝶成双成对嬉戏。
我独坐在空荡的堂内,思念着往事,
喝着茶聊以解愁,代替酒醉。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既是祭祀先人、扫墓的日子,也是春天的时节,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中提到的柳树、莺飞、蝶戏等意象,都是春天的象征,表现了春日的美好与人们的愁思。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以及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悠远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明时节,诗人面对春日的美景,心中却因怀念亲友而感到愁苦,反映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及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孟浩然的《清明即事》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景色与人们的情感。开篇“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简洁地道出在这个传统节日里,虽然大自然生机勃勃,但人们的心中却因思念而愁苦。接下来的“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则描绘出节日出行的热闹场面,和春天柳树的新绿,形成一种生动的对比。诗中“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还体现了生机与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却又隐含着花落草生的无常之感。最后两句“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转入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独坐空堂,思念亲友,喝茶解愁,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有对逝去亲友的追忆,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清明节展开,既有春天的美好景象,又有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亲情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帝里重清明”中的“重”是什么意思?
“柳色东城翠”中的“翠”指的是什么颜色?
诗中的“莺飞蝶双戏”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