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6:50
使过弹筝峡作
—— 储光羲
鸟雀知天雪,群飞复群鸣。
原田无遗粟,日暮满空城。
达士忧世务,鄙夫念王程。
晨过弹筝峡,马足凌兢行。
双壁隐灵曜,莫能知晦明。
皑皑坚冰白,漫漫阴云平。
始信古人言,苦节不可贞。
鸟儿们知道天要下雪,纷纷飞起又齐声鸣叫。
原野上没有剩下的谷物,黄昏时分满眼都是空城。
有志之士忧虑世事,鄙俗之人惦记着功名之路。
清晨经过弹筝峡,马儿的蹄子在冰面上小心翼翼地行走。
两岸山壁隐现着灵动的星光,却无法分辨它们的明暗。
皑皑的坚冰如雪般洁白,漫漫的阴云如平地般低垂。
我才相信古人所说,苦行和节操是难以持久的。
储光羲,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多以写景抒情为主,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本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们的心态,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思考。
《使过弹筝峡作》是一首充满了对自然景象细腻观察与对人情冷暖深刻思考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鸟雀的鸣叫与雪的降临,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不安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田野的荒芜和黄昏的城市,展现出一种孤独与失落感。诗中提到的“达士忧世务,鄙夫念王程”反映了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达士关心国家事务,而鄙夫则盲目追求个人利益,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人的忧虑。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描绘了弹筝峡的行旅情景,马儿在冰面上小心翼翼的步伐,生动地传达出旅途的艰辛与不易。在对山壁灵曜的描写中,诗人表达了对未来不可知的感叹。最后一句指出了对古人言论的信服,苦行与节操在现实面前是多么脆弱,给人以深思。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与警醒,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社会与生活的深刻反思。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与人性复杂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在困境中需保持清醒与理智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达士”主要关注什么?
A. 个人名利
B. 国家事务
C. 自然景观
D. 诗歌创作
“日暮满空城”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与失落
C. 希望
D. 安宁
诗中提到的“晨过弹筝峡”有什么象征意义?
A. 清晨的宁静
B. 旅途的艰辛
C. 幸福的归宿
D. 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