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1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3:01
不寝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蘧蘧据槁远无寐,
栩栩穿花不识愁。
老子定中曾看破,
宁为蝴蝶勿为周。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寂静的夜晚,我在树木枯干的地方安静地坐着,远离尘世的喧嚣而无法入睡;像那自由自在的蝴蝶,在花间飞舞,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愁苦。我想起老子曾经在安静中看透了人生的真谛,宁愿像蝴蝶那样自由自在,也不愿像周王那样被权力所困。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廷栋,号梅溪,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生于南宋时期,曾任职于官府,因其才华横溢、作品广受欢迎而享有盛名。刘克庄的诗词风格多样且富有哲理,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南宋时期,刘克庄在权力斗争和社会动乱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因此他在此诗中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哲思。
刘克庄的《不寝二首》浓缩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权力的厌恶。首句“蘧蘧据槁远无寐”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诗人独坐在枯木旁,表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这种设定不仅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接下来“栩栩穿花不识愁”描绘了蝴蝶的自由与活泼,展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仿佛在讽刺世俗的愁苦。
“老子定中曾看破”,诗人引入老子的哲学思想,强调了在宁静中看破世事的智慧。最后一句“宁为蝴蝶勿为周”,则是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对权力的拒绝,反映了对人性与自然的深刻理解。整首诗通过对比蝴蝶与周王,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由与宁静的人生态度,反对被权力束缚的生活,强调对自然与内心的回归。
“蘧蘧”在诗中主要描述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喧闹
B. 寂静
C. 热闹
诗中提到的“老子”代表了什么?
A. 权力
B. 自由
C. 智慧
诗人为什么选择蝴蝶作为象征?
A. 因为蝴蝶美丽
B. 因为蝴蝶自由
C. 因为蝴蝶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