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05
当年贵得意,文字各争名。
齐唱阳春曲,唯君金玉声。
悬黎宝中出,高价世难掩。
鸿羽不低飞,龙津徒自险。
直矜鹦鹉赋,不贵芳桂枝。
少俊蔡邕许,长鸣唐举知。
梁城下熊轼,朱戟何暐耀。
才子欲归宁,棠花已含笑。
高门知庆大,子孝觉亲荣。
独揽还珠美,宁唯问绢情。
离筵不尽醉,掺袂一何早。
马蹄西别轻,树色东看好。
行尘忽不见,惆怅青门道。
当年你意气风发,文才横溢,各路诗人都争着出名。大家齐声唱着《阳春白雪》,唯有你的声音如金玉般悦耳。你如悬挂在宝库中的珍珠,高贵的价值即使在世上也难以掩饰。鸿雁不愿低头飞翔,龙津的水流自是险峻。你自夸鹦鹉赋的才华,却不如那芳桂的枝头。年轻时的蔡邕和唐举,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梁城下的熊轼,手握朱戟光辉耀眼。才子便要回乡,棠花已然含苞待放。高门大户都在庆贺,子孙孝顺让父母感到光荣。你独自把美好的珍珠握在手中,难道只在乎绢帕的情感?离别的宴席上酒未饮尽,分别的时刻却已来得太早。马蹄轻轻向西别去,东边的树色也显得特别美丽。行走在尘土中忽然不见,心中惆怅的青门道路。
钱起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约730年,卒于公元约799年。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绘山水风光和人情世故,常带有哲理和感慨。
此诗写于李四擢第后归省之际,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李四成功的祝贺,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是一首饱含情感的送别诗。全诗通过对李四成就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与期待。开头几句通过对“贵得意”的描绘,展现了李四在文坛上的地位,接着以“齐唱阳春曲”寓意诗才横溢,暗示李四的声名远扬。中间部分以“鸿羽不低飞,龙津徒自险”表达了对李四未来艰难境遇的预见,象征着高人一等的地位带来的孤独与挑战。
后半部分则逐渐转向对李四归乡的期盼与美好祝愿,棠花含笑象征着归乡的喜悦与希望。诗中不仅有对李四的赞颂,也蕴含了诗人对自身的思考,表现出一种独立而不羁的情怀。整体来看,诗歌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成功的祝贺,同时也流露出离别时的惆怅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出人际关系中的深厚情感。
诗中提到的“阳春曲”象征什么?
“离筵不尽醉”中的“离筵”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棠花已含笑”寓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