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2:11
桃叶无家,杨花同命,一十六春如梦。
汉碧纱棂烟藓满,抹上秋痕无缝。
当年横烛倚箫,咽露凄声,能教抱柳纤蝉恐。
不信弱兰风悴,韶华虚哄。
须为俪燕逑莺,闹红劫苦,玉天行复骖凤。
悔如许窄衫小鬓,竟迟误珍珠恩宠。
漫魂望家山一恸。
断芜千里斜阳送。
叹阿母将归,谁携麦饭清明垄。
桃叶无家,杨花同命,十六岁的春天如梦一般。
汉代的碧纱窗上满是烟霭,抹去的秋痕无缝可寻。
当年我倚在横烛旁吹箫,含着露水的凄声,能让轻柔的柳枝和蝉儿感到恐惧。
不相信柔弱的兰草会因风而枯萎,韶华如梦般虚幻。
应该为燕子和黄莺的伴侣而欢呼,红尘中的苦难如同玉天行复骖凤。
悔恨那样窄小的衣衫和小小的发髻,竟然误了珍珠的恩宠。
我无奈地望着家山痛哭一场。
千里之遥的斜阳送别我。
叹息母亲将归,谁会携带麦饭在清明的田垄上。
姚燮,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八宝妆》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对家国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八宝妆》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和爱情的追忆。开头以“桃叶无家,杨花同命”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氛围。十六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诗人却感慨“如梦”,显得如此脆弱和短暂。
中间部分通过“汉碧纱棂烟藓满,抹上秋痕无缝”描绘了一个优雅却带着忧伤的场景,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诗人回忆起当年横烛倚箫的情景,凄凉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
最后几句,诗人对未来和爱情的无奈感到悔恨,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渴望。这种情感的波动让整首诗充满了深邃与感伤,让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对青春、爱情、母亲和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令人动容。
诗中“桃叶无家”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十六春如梦”中的“梦”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体现在哪一句?
《如梦令》与《八宝妆》均以对青春的追忆为主题,但前者更倾向于抒发失落的情感,而《八宝妆》则融合了对母亲和故乡的思念,情感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