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戊午守岁 其一

《戊午守岁 其一》

时间: 2025-05-07 21:31:55

诗句

馀寒接夕雨声频,却喜星回霁色新。

不向盘铃看傀儡,且将诗句赛童侲。

律穷尚恋半宵腊,历换先开十日春。

得岁不须怜失岁,白头曾作少年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31:55

原文展示:

馀寒接夕雨声频,却喜星回霁色新。
不向盘铃看傀儡,且将诗句赛童侲。
律穷尚恋半宵腊,历换先开十日春。
得岁不须怜失岁,白头曾作少年人。

白话文翻译:

余寒还在,傍晚的雨声频频传来,但我却高兴地看到星星出现,天空清澈明亮。
不去看那盘铃上的傀儡,倒不如用我的诗句来和孩子们嬉戏。
即使律令已尽,我仍恋恋不舍这半夜的腊月,
而日历上已经换成了初开的春天。
新的一年到来,不必怜惜失去的老年,
毕竟我曾经也是个年轻人。

注释:

  • 馀寒:剩余的寒冷,指冬季的寒冷天气。
  • 夕雨:傍晚时的雨,营造出一种阴冷的氛围。
  • 星回霁色新:星星重新出现,天空变得清新明亮。
  • 盘铃:一种民间娱乐的玩具,象征着儿时的玩乐。
  • 童侲:指小孩子,强调天真无邪的快乐。
  • 律穷:指年末的尽头,时间的临近结束。
  • :腊月,即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 得岁:指新年到来,迎接新的一年。
  • 白头:指年老,带有感慨的意味。

典故解析:

  • 腊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腊月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常常与祭祀和庆祝新年相关联。
  • 白头:古代诗词中常常用“白头”象征老年和人生的结束,强调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萱,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著称。张萱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富有哲理性和思考深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戊午年岁末,正值辞旧迎新之际。诗人用诗歌表达对新年的期待与对过去时光的反思,反映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戊午守岁 其一》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作,张萱通过描绘冬季的余寒和新年的来临,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新生活的向往。诗中“余寒接夕雨声频”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冬季傍晚的景象,透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寒冷和孤独。然而,紧接着“却喜星回霁色新”则展现了诗人乐观的心态,尽管外界环境冷酷,但内心却因新年的到来而感到欢喜。

整首诗在语音和节奏上都保持了流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特别是“得岁不须怜失岁,白头曾作少年人”两句,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强调了年纪增长并不意味着失去青春的乐趣。这种哲理性的思考赋予了诗歌更深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馀寒接夕雨声频:描绘了冬末时节的寒冷和雨声,营造了一个阴冷的氛围。
  2. 却喜星回霁色新:转折中表达了内心的喜悦,星星的出现象征着新的开始。
  3. 不向盘铃看傀儡:强调抛弃世俗的玩乐,追求更具有内涵的快乐。
  4. 且将诗句赛童侲:用诗句与孩子们嬉戏,表现出对生活的享受。
  5. 律穷尚恋半宵腊:感叹时间的流逝,依然怀念过去的腊月氛围。
  6. 历换先开十日春:新年的到来象征着春天的开始,带来希望和生机。
  7. 得岁不须怜失岁:告诫人们新年的到来无需为过去的失去而感伤。
  8. 白头曾作少年人:反思人生的不同阶段,强调心态的年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星回霁色新”比喻新年的希望与生机。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个意象的排列,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强调时间的流逝并不影响内心的年轻与快乐,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象征希望、新生和未来的美好。
  • 傀儡:象征虚幻的娱乐,反映出对真实生活的追求。
  • :象征着生命的再次复苏与希望的来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夕雨”在什么季节最常见?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诗人对新年的态度是:

    • A. 悲伤
    • B. 忧虑
    • C. 乐观
    • D. 无所谓
  3. 诗中的“白头”隐喻什么意思?

    • A. 老年
    • B. 年轻
    • C. 快乐
    • D. 忧愁

答案:

  1. D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晓》 -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时间和生活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 《春晓》:与《戊午守岁》一样,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更多关注于自然景色的变化。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词的美学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邮旅泊书怀寄淮东提举蔡成甫观兼呈郑使君弇三首 和友人陈傅道师仲司录遣兴之作 和虞长洲游虎丘 夜半闻横管 豁然阁 越吟 购得杨升庵先生雪韵楼画像敬赋此诗 文姬归汉图 其二 文姬归汉图 其一 四皓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思绪万千 寸字旁的字 椎结左衽 巳字旁的字 包含红的词语有哪些 盎盂相敲 料估 采字旁的字 门户人家 砥砺风节 麤冗 震耳欲聋 鼠迹狐踪 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五家七宗 阜字旁的字 包含陶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框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