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6:49
诉衷情(同前送春)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东城南陌路岐斜。
芳草遍藏遮。
黄鹂自是来晚,
莫恨海棠花。
惊雪絮,满天涯。
送春赊。
问春莫是,
忆着东君,自去还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思绪。东城南边的道路交错斜斜,满地的芳草尽情遮掩。黄鹂虽然来得晚,但不要怨恨海棠花的凋谢。漫天的雪花仿佛在惊扰着远方的旅途,送走春天的时光。问春天是否已经走远,回想起东君(春天的化身),自己却依依不舍地回家。
黄鹂和海棠花都是春天的象征,黄鹂的歌声预示春天来临,而海棠花则常常代表着短暂而美丽的事物,反映出对春天美好的怀念与惋惜。
晁补之,字允和,号志道,宋代诗人,擅长词、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情感细腻。其诗作常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对短暂美好的无奈。
《诉衷情(同前送春)》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对春天的深情怀念。诗的开头描绘了东城南陌的斜路,芳草遍地,一幅春日的自然画面跃然纸上,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提到黄鹂自是来晚,传达出一种对春天迟来的感慨,也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脆弱。海棠花的惋惜更是将这种情感深化,体现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
“惊雪絮,满天涯”一句,通过惊雪与雪絮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离去的忧伤与眷恋。最后“问春莫是,忆着东君,自去还家”则是对春天的质问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一种矛盾的情感,既有对春天的留恋,也有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现实。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短暂生命的感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美好事物短暂的惋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情感的深沉。
诗中提到的鸟是哪一种?
诗人对海棠花的态度是?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