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1:43
赠朱仁甫
吾宗贤叔父,穷壤一全人。
欲义终取义,求仁果得仁。
夜常形梦寐,昼亦想精神。
寄语贤孙子,天知我一真。
这首诗是赠送给朱仁甫的,诗中表达了对家族长辈的尊敬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诗人称赞他的叔父是一位真正的人,生活虽然贫穷,但内心却充实而高尚。他认为追求正义和仁爱是人生的目标,夜里常常梦见理想的境界,白天也时常想着这些理想。诗的最后,诗人寄语后代子孙,真理和道德最终会被天所知晓。
熊禾,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词常表现对亲情、道德和理想的关注,风格简洁明了。
本诗作于对朱仁甫的赠送之际,可能是表达对亲友的祝福与教诲,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叔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道德理想的向往。首句开篇便提及“贤叔父”,不仅令整首诗显得亲切,更立即引起读者对叔父形象的思考。接下来的“穷壤一全人”一语,虽然描绘了生活的艰苦,却也在矛盾中彰显出人品的高尚,传递出一种“物质贫乏但精神富有”的理念。
诗中“欲义终取义,求仁果得仁”两句,强调了追求正义和仁爱的必要性,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崇高追求。这不仅是个人的信念,也是对后辈的教诲,传递出一种正能量。
结尾的“天知我一真”,则是对自身信仰的坚定表达,显示出一种对真理的执着和对人生目标的清晰。整首诗在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道德的高度重视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首诗围绕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正义和仁爱的价值,展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体现出诗人在个人修养和家族教育上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夜常形梦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熊禾的《赠朱仁甫》更多地强调道德与家庭关系,而李白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个人情感的孤独。两者的情感基调和主题虽有所不同,但均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