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22:48
客路三千亲七十,行道无情亦沾臆。
阿娘七十更加四,阿翁七十更加八。
人生至乐那有是,君独胡为此役役。
五鼎珍羞不见多,一盂菽水堪为悦。
八方渺渺夕阳西,与君早決归来策。
高曾规矩父弓冶,君家正印斯文脉。
我生喜读平园文,到老更看梅谷集。
此翁岂弟真可人,直把文章事游剧。
庆儿二首望不浅,城山佳谶真端的。
相边佳作渐家数,慎真不觉誉儿癖。
更想高阳寿内辞,曾是修行嚥梅实。
二老随宜也自欢,终欠斑衣儿在侧。
须知团聚第一乐,此外蝇知总无益。
名骥坠地千里心,丹凤冲霄九秋翼。
萧曹事业已千千,当年岂要从刀笔。
丈夫未遇固脱略,时人孰测调元术。
平园相谱当相传,抚卷临风三叹息。
勗哉勗哉后之人,百世诗书尚余泽。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22:48
赠周善长省亲
作者: 熊禾 〔宋代〕
客路三千亲七十,
行道无情亦沾臆。
阿娘七十更加四,
阿翁七十更加八。
人生至乐那有是,
君独胡为此役役。
五鼎珍羞不见多,
一盂菽水堪为悦。
八方渺渺夕阳西,
与君早決归来策。
高曾规矩父弓冶,
君家正印斯文脉。
我生喜读平园文,
到老更看梅谷集。
此翁岂弟真可人,
直把文章事游剧。
庆儿二首望不浅,
城山佳谶真端的。
相边佳作渐家数,
慎真不觉誉儿癖。
更想高阳寿内辞,
曾是修行嚥梅实。
二老随宜也自欢,
终欠斑衣儿在侧。
须知团聚第一乐,
此外蝇知总无益。
名骥坠地千里心,
丹凤冲霄九秋翼。
萧曹事业已千千,
当年岂要从刀笔。
丈夫未遇固脱略,
时人孰测调元术。
平园相谱当相传,
抚卷临风三叹息。
勗哉勗哉后之人,
百世诗书尚余泽。
在漫长的旅途中,我已走过三千里,只为探望亲人,其中已有七十个春秋。行走在这无情的道路上,我的心也不禁沾染了忧伤。母亲已经七十岁,父亲则比她大了四岁;父亲也已七十,更是年长八岁。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又在哪里呢?你为何还要如此辛苦地奔波呢?即使五鼎的珍馐也并不多见,简单的豆水也足以让我感到欢喜。西方的夕阳渐渐消逝,我希望能早日与你一同归来。高曾的规矩是我父亲冶铸的,而你家则正是文脉的承继。我生平喜爱阅读平园的文章,到了老年更想欣赏梅谷的作品。此翁的才华与德行真是无可比拟,他将文采与游乐融为一体。庆儿的两首诗歌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城山的佳谶也显得格外真实。彼此的佳作逐渐增多,值得细细品味。更想起高阳的寿宴,曾是修行的滋味。二老虽然各自欢喜,但总感觉少了斑衣儿的陪伴。要知道,团聚是最快乐的事情,除此之外的追求毫无意义。名马虽坠,却怀有千里之志;丹凤虽冲天,却拥有九秋的翅膀。萧曹的事业已然千秋万代,难道当年就需要依赖笔墨吗?一个有志之士未遇成功,谁又能测量他的人生道路呢?平园的诗谱应当传承下去,临风抚卷,三叹息。后人啊,要努力啊,百世之后的诗书仍将留下余泽。
熊禾,宋代诗人,字子恭,号白山,生于南宋时期,主要活动于当时的文人圈内。他的诗歌风格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反映出对家庭、对亲情的珍视与思考。
此诗作于熊禾探望周善长期间,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思考与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作者用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家庭成员的年岁,并通过对生活的反思,阐述了人生的快乐与意义。
《赠周善长省亲》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对亲人年岁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家庭的关怀与思念。诗的开头以“客路三千亲七十”引入,展现了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对亲人的向往。诗人通过对父母年纪的叙述,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诗中,熊禾对生活的简单与快乐有着深刻的理解,认为即使是简单的菽水,也能带来愉悦。诗人提到“须知团聚第一乐”,强调了家庭团聚的快乐,是他心中最重视的事情。通过描绘父母的年岁与他对家庭的眷恋,作者不仅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也反映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在家庭与人生之间的深刻思考。诗句间流露出的温情,使人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令人感慨与共鸣。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强调团聚的快乐,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阿娘”和“阿翁”分别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团聚第一乐”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名骥”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