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戏书麻线堆下

《戏书麻线堆下》

时间: 2025-05-06 19:09:59

诗句

一身半世走奔波,疑是三生宿债多。

折券已饶麻线岭,责偿难免竹竿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9:59

原文展示:

一身半世走奔波,
疑是三生宿债多。
折券已饶麻线岭,
责偿难免竹竿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奔波的感慨,似乎觉得自己可能背负着前世的债务。虽然已经在麻线岭折断了债券,但仍然无法逃避在竹竿坡上偿还的责任。

注释:

  • 一身半世:一生过了一半,形容经历了很多事情。
  • 走奔波:形容四处奔波、劳累。
  • 疑是三生宿债多:似乎觉得是前生的债务太多,形容人生的苦难与无奈。
  • 折券:指债券的折断,象征着债务的解除。
  • 已饶:已经解除、放过。
  • 责偿难免:责任和偿还是无法避免的。
  • 竹竿坡:指代一种地方或环境,具体含义可以视作生活的困境。

典故解析:

“宿债”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人们对过往经历的追忆与反思,强调命运的无常和对过往行为的承载。三生三世的概念源自道教和佛教,体现了轮回和因果法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穆卿,号少游,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词、诗、文,作品多反映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范成大的诗风清新脱俗,重视情感的真挚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经历的多重困扰。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责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奔波”开头,直接点明了诗人所经历的辛劳与不易。诗中的“疑是三生宿债多”则深化了诗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和对生活困境的思索。通过“折券已饶麻线岭”,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债务的解脱感,同时又隐含着对未来责任无法逃避的无奈。最后一句“责偿难免竹竿坡”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人们即使在解除某些负担后,仍然要面对生活中的新挑战。整首诗字简意赅,却蕴含丰富的情感,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身半世走奔波:表达了诗人一生的奔波与劳累,感叹人生的艰辛。
  2. 疑是三生宿债多:反思人生,似乎觉得自己可能是前世的债务未了,暗示对命运的无奈。
  3. 折券已饶麻线岭:虽然债务有所解除,但是诗人心中仍有牵挂。
  4. 责偿难免竹竿坡:即使如此,仍然有新的责任和负担在等着自己。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宿债”来比喻人生的责任与困扰。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个人对人生责任的思考,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无奈接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麻线:象征着生活中的杂乱与纠结。
  • 竹竿:象征着日常生活中的艰难与挑战。

这些意象在诗中共同构成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感叹自己的人生经历,是否在表达对命运的无奈?(是/否)
  2. “折券已饶麻线岭”中的“折券”隐喻什么?(A. 解脱 B. 新负担 C. 生活快乐)
  3. 诗中提到的“竹竿坡”象征什么?(A. 未来的责任 B. 过往的回忆 C. 逃避的地方)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描绘了诗人在高处所见的辽阔与忧伤,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更深刻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雨五首 其二 读开元天宝遗事一首 过章戴二首 其二 哭林晋之判官 送赴省诸友·林德遇 左目痛六言九首 次韵二首并呈仓使 目眚六言一首 深溪驿 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抛持 羊质虎形 隆洽 李小龙 蟠龙卧虎 包含鸷的词语有哪些 处尊居显 换授 黍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水数制 轻薄无行 渔阳鼙鼓 戈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