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庞庄敏魁柄帖赞

《庞庄敏魁柄帖赞》

时间: 2025-05-07 09:52:36

诗句

汉有德公天下士,皇佑相国实其裔。

虽云出处有同异,今古庞宗开显晦。

我观清我励百世,未若太平以身致。

鹿门遗墨不可觊,聊宝此书贵行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2:36

原文展示:

汉有德公天下士,
皇佑相国实其裔。
虽云出处有同异,
今古庞宗开显晦。
我观清我励百世,
未若太平以身致。
鹿门遗墨不可觊,
聊宝此书贵行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汉朝有位德行高尚的公卿,
在皇佑年间的宰相是他的后代。
虽然说他们的出身有相同与不同,
但如今古今庞宗的表现却有光明与晦暗之分。
我观察清白,激励自己百世之后,
不如在太平盛世中以身作则。
鹿门的遗墨不可妄想,
就算如此,珍惜这本书,贵在行志。

注释:

  • 德公:指德行高尚的公卿。
  • 皇佑:是宋仁宗的年号,指当时的宰相。
  • 庞宗:庞氏家族,古代有名的家族。
  • 鹿门:传说中隐士所居之地,象征清淡的隐逸生活。
  • 遗墨:指留下的文字或书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岳珂(约1086年-约1155年),字德明,号怀仁,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雅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交织之际。诗人通过对庞宗的赞美,反映了对德行与才华的渴望,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诗歌鉴赏:

《庞庄敏魁柄帖赞》是一首颂扬德行与才能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庞氏家族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和社会安定的向往。诗的开头提到“德公”,立刻引起读者对历史人物的联想,继而引出“皇佑相国”这一人物,强调家族的传承与延续。

诗中“虽云出处有同异”一句,表明了作者对家族传承的思考,出身并不是唯一的标准,重要的是后代的表现。接下来的“我观清我励百世”,则展现了作者努力修身齐家的决心,希望在百世之后仍能保持清白的名声。

最后两句“鹿门遗墨不可觊,聊宝此书贵行志”,更是传达了作者对书籍和文化的珍视,虽然无法达到隐逸生活的理想,但仍要在当下努力践行自己的志向。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升华,展现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介绍庞氏家族的德行与名望。
    • 第三、四句:探讨出身的同异与家族的显隐。
    • 第五、六句:表达自身的理想与追求,强调在太平盛世中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 第七、八句:表达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书籍的珍惜。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同异”与“显晦”的对比,突出庞宗的复杂性。
    • 诗中运用了隐喻,如“鹿门遗墨”象征隐士的文化传承。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德行与才能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与珍惜文化的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高尚的品德与人格。
  • 太平:象征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 鹿门:象征理想的隐逸生活与文化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庞庄敏魁柄帖赞》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岳珂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皇佑”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 A. 唐朝
    • B. 宋朝
    • C. 明朝
  3. “鹿门遗墨不可觊”中的“鹿门”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山
    • B. 隐士所居之地
    • C. 一种书法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岳珂的作品与杜甫的《登高》在表达对社会的思考与理想的追求上有相似之处,杜甫的诗更加强调个人的悲壮与时代的苦难,而岳珂则更倾向于理想与文化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岳珂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望海潮·秦峰苍翠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风流子·东风吹碧草 踏莎行 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 沁园春·宿霭迷空 还自广陵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琐琐屑屑 包含糟的词语有哪些 修旧起废 亏全 烛灺 人情冷暖 押帐 阜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一览而尽 辰字旁的字 引结尾的成语 生祭 篆文 韋字旁的字 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烧眉之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