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0:55
黄鲁直一笑帖赞
作者: 岳珂 〔宋代〕
帖字三十迹如湿,
吊古其逢惊啜泣。
公来姑孰甫翔集,
书翰从容岂遑及。
此帖之犹虽此邑,
时犹可疑蠹谁葺。
至宝道旁世收拾,
乃以齧残弃缃笈。
五湖浪卷四海立,
墨风雨中起蛟蛰。
这封信字迹湿润,字数三十,仿佛是刚刚写成。每当我想起古人,便忍不住悲伤落泪。您来这里,谁能比得上您这般杰出,书信能从容的写,怎能顾及其它呢?这封信虽然在我这座城市,但时间的流逝令人怀疑,谁来修复这被虫蛀的书?在宝贵的道路旁,世间的珍宝被人捡拾,最终却被啃噬得残缺不全,白白丢弃了书函。五湖的波涛卷起,四海的风浪汹涌,仿佛在雨中激起了蛟龙的沉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岳珂,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黄鲁直一笑帖赞》是岳珂在回忆黄鲁直(黄庭坚)时所作,表达了对古人风采的追忆以及对书信文化的珍惜。通过对黄鲁直的称赞,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向往。
《黄鲁直一笑帖赞》是一首通过书信表达情感的诗,诗中不仅有对古人黄鲁直的赞美,还有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帖字三十迹如湿”吸引读者,字迹仿佛湿润,似乎是在表达作者对黄鲁直的敬仰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温情与怀念的氛围。
随后的“吊古其逢惊啜泣”,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伤。诗人以“公来姑孰甫翔集”来赞美黄鲁直的杰出,暗示其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古人风采的向往,也流露出对书信内容的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追忆。
最后两句“五湖浪卷四海立,墨风雨中起蛟蛰”则以壮阔的意象结束,表现了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的复杂性。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细腻,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黄鲁直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流露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担忧与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帖字三十迹如湿”是指什么?
诗中“吊古其逢惊啜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的结尾“墨风雨中起蛟蛰”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岳珂与黄庭坚的作品都体现了对古文化的敬仰,但岳珂的诗更倾向于对历史的反思,而黄庭坚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多样性。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诗词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