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米元章墓志帖赞

《米元章墓志帖赞》

时间: 2025-05-02 05:41:39

诗句

予观柳少师,在唐以能书闻。

当时碑志或非其笔,则人以不孝议其子孙。

噫嘻,陈君之传,夫岂以其文。

如宝晋省,亦庶几乎其人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1:39

原文展示:

米元章墓志帖赞
予观柳少师,在唐以能书闻。当时碑志或非其笔,则人以不孝议其子孙。噫嘻,陈君之传,夫岂以其文。如宝晋省,亦庶几乎其人矣。

白话文翻译:

我看到柳少师在唐代以书法闻名,当时的碑文或许不是他的手笔,但人们却以此质疑他的子孙不孝。唉,陈君的传记,难道仅仅因为他的文学才华吗?就像宝晋省一样,或许也能与他相提并论。

注释:

  • 柳少师: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
  • 碑志:指碑文或墓志铭。
  • 不孝:对父母的责任未尽,通常用来形容子女不孝顺。
  • 噫嘻: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 陈君:可能指某位文学家,想要阐述其文学成就。
  • 宝晋省:可能是指某位书法家或文学家的名字,以此与柳少师相提并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人,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书法造诣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是在对古代书法家柳公权的赞美中,反映了对后人及其文才的思考,旨在引发对文学与道德的讨论。

诗歌鉴赏:

《米元章墓志帖赞》通过柳少师的书法才能,探讨了艺术与个人品德之间的关系。诗的开头提到柳公权在唐代的声名,突显了他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接着,岳珂引入了对后代的反思,指出即使某些碑文不是柳少师的亲笔,后人却仍然对其子孙的品德提出质疑,这种现象反映了对艺术家后代的期望和压力。

诗中提到的“噫嘻”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无奈与感慨,似乎在质疑社会对文人后代的苛刻要求。此外,通过对陈君的提及,岳珂暗示了文学成就并不完全等同于个人品德,强调了艺术的多元性。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情感真挚,使人深思。它不仅是对柳少师的赞美,更是对文化传承与道德责任的探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予观柳少师,在唐以能书闻。”:我看到柳少师,他在唐代以书法闻名,强调柳公权的成就。
  • “当时碑志或非其笔,则人以不孝议其子孙。”:即使当时的碑文可能不是他的手笔,仍然有人以此来质疑他的子孙是否孝顺。
  • “噫嘻,陈君之传,夫岂以其文。”:唉,陈君的传记,难道仅仅因为他的文学而被纪念吗?
  • “如宝晋省,亦庶几乎其人矣。”:就像宝晋省一样,也许能够与他相提并论。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通过对比艺术成就和个人品德的方式,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感叹:使用了“噫嘻”这一感叹词,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艺术与个人品德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社会对文人后代的期望和压力,强调了艺术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法: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个人才华。
  • 碑志:象征着历史的记录与传承,反映出对后人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柳少师在唐代以什么闻名?
    • A) 诗歌
    • B) 书法
    • C) 绘画
  2. “噫嘻”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感慨
    • C) 生气
  3. 诗中提到的陈君是指?
    • A) 某位书法家
    • B) 某位文学家
    • C) 某位画家

答案

  1. B) 书法
  2. B) 感慨
  3. B) 某位文学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集序》王羲之
  • 《滕王阁序》王勃

诗词对比

  • 《兰亭集序》《米元章墓志帖赞》:两者均涉及书法与文学成就的探讨,但《兰亭集序》更侧重于对友谊和人生的感慨,而《米元章墓志帖赞》则关注于对后人的期望与道德责任。

参考资料:

  1. 《宋代文学史》
  2. 《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至福安第六十二 真州杂赋 张云第一百一十一 赠余月心五首 赠一壶天李日者 赠许柏溪惟一 赠涂内明 赠罗雪崖樵青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思故乡第一百五十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熙熙攘攘 著述 麻字旁的字 疆结尾的成语 暗差 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触目恸心 辰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置之死地而后快 戒行 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羁的词语有哪些 情累 口字旁的字 面壁九年 织室 千秋万岁 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