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8:45
方诸台耸日边云,
望拜青童上相君。
侍女百千皆绛服,
恰如檐外树纷纷。
这首诗描绘了方诸台在日出云边的壮丽景象,诗人仰望青童神灵,恭敬地向他致敬。侍女们身穿红色的衣服,数量众多,宛如檐外纷飞的树木,热闹而美丽。
张镃,宋代诗人,以工整的诗风和细腻的描写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优雅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善于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审美观念有关,宋代是一个重视文人雅士和文化氛围的时期,张镃通过描绘华丽的场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方诸台”的高耸景象为开端,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诗人在此背景之下,表达了对青童神灵的敬仰与祈愿,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神秘力量的向往和崇敬。接着,诗中描绘的侍女们身着绛服,数量之多如同树木般繁盛,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热闹而生机勃勃的画面。
诗中不仅展示了自然和人文的融合,还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侍女们的热闹与方诸台的高耸相映成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感受到场景的生动与活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很成功,方诸台象征着高远的理想,青童则代表着神秘的力量,而侍女们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歌通过对具体的场景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与热闹的人文场景,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方诸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色
B. 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C. 神秘的力量
D. 生活的平凡
诗人向谁表达敬意?
A. 侍女
B. 青童
C. 自然
D. 朋友
诗中的“绛服”指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
A. 绿色
B. 红色
C. 蓝色
D. 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