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23
掩户千红如海,听雨高楼,愁鹃南国。
吟壶光小,灯飐夜来风色。
沧波自远,梦回何处,雁断犹闻,云飞无极。
试醒登临望眼,倦枕天涯,危槛还凭西北。
载酒十年故地,去来漫忆人事隔。
怅恨佳期晚,但无多芳草,须傍兰泽。
东风吹老,冉冉好春如客。
种柳依桃三径冷,待仙源重觅。
感时溅泪,谁见花下立。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对故乡的思念。门前的花如海般绚丽,楼上听着雨声,心中涌起对南国的愁苦。夜晚微弱的灯光摇曳,伴随着风的声音。遥远的波涛让我思绪万千,梦中不知回到了何方,孤雁飞过,依稀能听到它的叫声,云朵无边无际地飘荡。试着从高处眺望,倦意袭来,心中无尽的思念如同天涯般遥远,依靠着西北的栏杆。十年间的故乡,已成过往,唯有漫漫回忆与人事的隔阂。怅惘于佳期已晚,却无多美景可赏,只能依傍兰泽。东风渐老,春天如同访客般慢慢而来。种下的柳树依偎着桃树,三条小径冷清,等待着重新寻觅那仙境。感时而泪,谁在花下默默伫立。
陈洵,清代诗人,生于盛世,活跃于文人圈中,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其作品多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自然的热爱。
此诗作于春日,诗人身处沪上,回忆起故乡的景色与昔日的美好时光,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逝去岁月的追忆。
《丹凤吟 春日怀彊村先生沪上》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开篇的“掩户千红如海,听雨高楼,愁鹃南国”勾勒出一幅春日花海的画面,花的盛开与雨声交织,形成了生动的自然景象。然而,愁苦的情绪却悄然浮现,杜鹃鸟的鸣叫暗示着离愁别恨,诗人在这美丽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却是心灵的孤独。
整首诗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怀念,表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深思。十年的故地情怀,漫漫回忆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愈发显得遥远。在“怅恨佳期晚,但无多芳草,须傍兰泽”中,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无奈,尽管春天如客般来临,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整首诗在感情上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美感,既有对春日景象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叹息。诗人在种柳依桃的意象中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虽说“冷”,但却有着重寻仙源的希望。最后一句“感时溅泪,谁见花下立”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吟唱人与自然的深情对话,令人感慨不已。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对生活无常的叹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春天在诗人心中引起的复杂情感。
诗中“愁鹃”指的是哪种鸟?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东风吹老,冉冉好春如客”中的“春”被比喻成什么?
答案:
《春望》与《丹凤吟》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春望》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丹凤吟》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故乡的思念。
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直白而深沉,与陈洵的细腻描写形成鲜明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