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5:12
原文展示:
丛菊虽云薄,秋花独此芳。祇愁霜后槁,宁虑雨前荒。蝶冷飞无迹,恐哀咽更长。嗟予自失所,对汝益增伤。
白话文翻译:
虽然丛菊并不茂盛,但秋花中独有此芳香。只担心霜后凋零,宁可忧虑雨前的荒凉。蝴蝶因寒冷而飞无踪迹,恐怕哀愁的呜咽更长久。我自感失落,对你更加感到伤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可能是在他病中创作,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哀伤。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病中所作,通过对秋花的描绘,抒发了对生命脆弱和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的“丛菊”和“秋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而“霜后槁”和“雨前荒”则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困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花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和自身境遇的深刻感慨。诗中“丛菊虽云薄,秋花独此芳”一句,既描绘了秋花的美丽,又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祇愁霜后槁,宁虑雨前荒”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困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认识。“蝶冷飞无迹,恐哀咽更长”一句,通过对蝴蝶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哀愁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无奈和对自身境遇的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境遇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丛菊虽云薄,秋花独此芳。
祇愁霜后槁,宁虑雨前荒。
蝶冷飞无迹,恐哀咽更长。
嗟予自失所,对汝益增伤。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和自身境遇的深刻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境遇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困境的无奈和对自身境遇的哀伤。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丛菊虽云薄”中的“薄”指的是什么? A. 稀疏 B. 茂盛 C. 美丽 D. 丑陋
诗中“祇愁霜后槁”中的“槁”指的是什么? A. 茂盛 B. 枯萎 C. 美丽 D. 丑陋
诗中“蝶冷飞无迹”中的“无迹”指的是什么? A. 有踪迹 B. 无踪迹 C. 快速 D. 缓慢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