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

时间: 2025-04-29 19:02:32

诗句

每到精庐即少留,品题清境甲湘州。

游山脚力犹强健,缓步曾登最上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02:32

原文展示: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 每到精庐即少留,品题清境甲湘州。 游山脚力犹强健,缓步曾登最上头。

白话文翻译:

每次到达精舍就会稍作停留,品味着湘州最美的景色。 游览山川时脚步依然强健,缓缓地登上了最高点。

注释:

  • 精庐:指精舍,即僧人或道士修行的地方。
  • 品题:品味、评价。
  • 清境:清幽的景色。
  • 甲:居首位,指最好的。
  • 湘州:古代地名,今湖南一带。
  • 脚力:指行走的能力。
  • 缓步:慢慢地走。
  • 最上头:最高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然态度。此诗可能是王炎在游览岳麓山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在游览岳麓山时所作,通过对精舍和山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游览岳麓山的情景。首句“每到精庐即少留”,表达了作者对精舍的喜爱,每次到访都会稍作停留,享受那份宁静。第二句“品题清境甲湘州”,则进一步以“清境”来形容岳麓山的美景,并将其评为湘州之最,显示了作者对这片景色的高度评价。后两句“游山脚力犹强健,缓步曾登最上头”,则展现了作者虽年岁已高,但身体依然健壮,能够缓缓登上山顶,享受登高望远的乐趣。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每到精庐即少留”,通过“每到”和“即少留”表达了作者对精舍的频繁访问和喜爱。
  • 第二句“品题清境甲湘州”,用“品题”和“甲”字强调了作者对岳麓山美景的高度评价。
  • 第三句“游山脚力犹强健”,通过“脚力犹强健”展现了作者的健康状态。
  • 第四句“缓步曾登最上头”,以“缓步”和“最上头”描绘了作者登山的情景,体现了对高处的向往。

修辞手法:

  • “甲湘州”使用了夸张手法,强调岳麓山美景在湘州中的地位。
  • “缓步曾登最上头”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缓步”与“最上头”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坚韧和毅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健康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游览岳麓山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精庐”:象征着宁静和修行的地方。
  • “清境”:象征着自然美景和心灵的净化。
  • “最上头”:象征着高远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精庐”指的是什么? A. 僧人或道士修行的地方 B. 山中的小屋 C. 书斋 D. 茶馆

  2. 作者在诗中如何评价岳麓山的美景? A. 一般 B. 非常好 C. 甲湘州 D. 不太好

  3. 诗中的“缓步曾登最上头”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特点? A. 懒惰 B. 坚韧 C. 急躁 D. 胆小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表达了对山川的热爱和对高处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宁静的景色,与本诗的意境相近。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与本诗相比,杜甫的诗更加雄浑壮阔,表达了对山川的敬畏之情。
  • 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美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岳麓山志》:详细介绍了岳麓山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深入理解本诗的背景。

相关查询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次韵) 清平乐 清平乐(赠妓) 清平乐 清平乐·妒红欺绿 清平乐 为湖帆题梅景书屋图 清平乐 忆湖山 清平乐·月球登陆成,戏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齊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姻亲 油嘴油舌 沁园 虫蠁 绣阁香闺 包含弩的词语有哪些 浪木 缶字旁的字 硕果仅存 千妥万当 長字旁的字 台虎钳 龜字旁的字 好戴高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