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至聊述怀二首

《和至聊述怀二首》

时间: 2025-05-05 20:05:04

诗句

管城脱帽即诗成,尚挟琴书困笔耕。

自可追风千里去,何妨警露九皋鸣。

心于外物无荣辱,身与虚名孰重轻。

醉里工为青白眼,定应阮籍是前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05:04

原文展示:

管城脱帽即诗成,尚挟琴书困笔耕。自可追风千里去,何妨警露九皋鸣。心于外物无荣辱,身与虚名孰重轻。醉里工为青白眼,定应阮籍是前生。

白话文翻译:

脱下帽子,诗即成篇,依然携带着琴书,困于笔耕。自然可以追逐风一样远行千里,何必在意在九皋之地警醒露水鸣叫。内心对外物没有荣辱之分,身体与虚名相比,哪个更重要。醉中善于分辨青白眼,必定是阮籍的前世。

注释:

  • 管城:指文人聚集的地方,这里代指文人。
  • 脱帽:指放下束缚,自由创作。
  • 琴书:指文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追求。
  • 困笔耕:指文人辛勤写作。
  • 追风千里:形容行动迅速,志向远大。
  • 警露九皋鸣:比喻在偏远之地也能发出警世之声。
  • 青白眼:指阮籍的特殊眼神,能分辨人的善恶。
  •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以放荡不羁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修养和独立思想的文人。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由创作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某个文人聚会中即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首句“管城脱帽即诗成”表明作者在文人聚集的地方能够即兴创作,显示出他的才华和自信。接下来的“尚挟琴书困笔耕”则描绘了作者虽然困于笔耕,但依然保持着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后两句“自可追风千里去,何妨警露九皋鸣”表达了作者的远大志向和不在乎世俗评价的豁达心态。最后两句“心于外物无荣辱,身与虚名孰重轻”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而“醉里工为青白眼,定应阮籍是前生”则以阮籍的典故自喻,显示了作者的独立个性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管城脱帽即诗成”:在文人聚集的地方,脱下帽子就能即兴创作出诗篇,显示出作者的才华和自信。
  2. “尚挟琴书困笔耕”:虽然困于笔耕,但依然携带着琴书,保持着对文化艺术的热爱。
  3. “自可追风千里去”:形容作者的行动迅速,志向远大。
  4. “何妨警露九皋鸣”:比喻即使在偏远之地也能发出警世之声,不在乎世俗的评价。
  5. “心于外物无荣辱”:内心对外物没有荣辱之分,表现出超然的态度。
  6. “身与虚名孰重轻”:身体与虚名相比,哪个更重要,强调了对名利的淡泊。
  7. “醉里工为青白眼”:醉中善于分辨人的善恶,显示出作者的独立个性。
  8. “定应阮籍是前生”:以阮籍的典故自喻,显示了作者的超脱世俗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追风千里去”比喻行动迅速,志向远大。
  • 拟人:“警露九皋鸣”将露水拟人化,比喻在偏远之地也能发出警世之声。
  • 对仗:“心于外物无荣辱,身与虚名孰重轻”对仗工整,强调了对名利的淡泊。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展现了作者的独立个性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 管城:文人聚集的地方,象征文化氛围。
  • 琴书:文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追求,象征精神追求。
  • 追风千里:行动迅速,志向远大,象征远大的志向。
  • 警露九皋鸣:在偏远之地也能发出警世之声,象征不在乎世俗评价。
  • 青白眼:阮籍的特殊眼神,能分辨人的善恶,象征独立个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管城脱帽即诗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C. 对世俗的超然 D. 对远大志向的追求 答案:B

  2. “心于外物无荣辱”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作者不在乎外物的评价 B. 作者对外物有荣辱之分 C. 作者对外物没有感觉 D. 作者对外物有强烈的追求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阮籍”是指? A. 唐代诗人 B. 宋代诗人 C. 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 D. 明代文学家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
  • 李白的《将进酒》: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诗词对比:

  • 王炎的《和至聊述怀二首》与李白的《将进酒》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的追求,但王炎的诗更加强调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王炎诗歌的背景。

相关查询

鹊桥仙·澄江晓碧 临江仙·南馆西池迎笑处 渡江云·锦云香满镜 水龙吟·杜鹃啼老春红 锦园春三犯/锦园春 更漏子·玉钩裁 相思引 鹧鸪天·岸柳黄深绿已垂 谒金门·香漠漠 谒金门·间院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中仓 一夫荷戈,万夫莫前 徒御 包含掇的词语有哪些 倒卷 方字旁的字 骁帅 单耳刀的字 言斥 齊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包含馈的成语 剜肉成疮 左推右挡 幺字旁的字 重门击柝 疾恶若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