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示梅山宁老二首 其二

《示梅山宁老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2:08:38

诗句

八年再到仍冲暑,长愧堂中结夏僧。

我欲松间借馀地,听风听雨发鬅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8:38

原文展示:

示梅山宁老二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八年再到仍冲暑,长愧堂中结夏僧。我欲松间借馀地,听风听雨发鬅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八年后再次到访,依然是在酷暑之中,长时间愧对在堂中结夏的僧人。我想要在松树间借一块余地,听着风声和雨声,让头发蓬松凌乱。

注释: 字词注释:

  • 冲暑:指酷暑。
  • 结夏:佛教术语,指僧人在夏季结夏安居,不外出。
  • 鬅鬙:头发蓬松凌乱的样子。

典故解析:

  • 结夏:佛教中的一个重要仪式,僧人在夏季三个月内不外出,专心修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八年后再次到访梅山时所作,表达了对僧人结夏修行的敬意和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酷暑中的再次到访和僧人的结夏修行,表达了作者对僧人修行的敬意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我欲松间借馀地,听风听雨发鬅鬙”一句,描绘了作者想要在松树间寻找一片宁静之地,听着风声和雨声,享受自然的宁静和自由。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修行的敬意,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年再到仍冲暑:表达了作者八年后再次到访,依然是在酷暑之中。
  • 长愧堂中结夏僧:表达了对在堂中结夏的僧人的敬意和愧疚。
  • 我欲松间借馀地:表达了作者想要在松树间寻找一片宁静之地的愿望。
  • 听风听雨发鬅鬙:描绘了作者听着风声和雨声,享受自然的宁静和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听风听雨发鬅鬙”中的“发鬅鬙”比喻作者在自然中的自由和放松。
  • 拟人:“听风听雨”将风和雨拟人化,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僧人修行的敬意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间:象征宁静和自由。
  • 听风听雨:象征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 发鬅鬙:象征自由和放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结夏”是指什么? A. 僧人在夏季结夏安居 B. 僧人在夏季外出旅行 C. 僧人在夏季举行仪式 D. 僧人在夏季休息 答案:A

  2. 诗中“听风听雨发鬅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忧郁 B. 宁静 C. 焦虑 D.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赵蕃的《示梅山宁老二首 其二》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赵蕃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内心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佛教文化辞典》:详细解释了佛教术语“结夏”的含义和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报本寺 白燕 题武夷 基隆山 春雪 商都杂兴 其二 商都杂兴 其一 金陵过朝阳作 北镇庙 九月七日行抵丹噶尔前诣札木巴拉多尔济贝勒弩克图大藏寺祭毕敬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臻臻至至 破玩意儿 意气相投 顺旨 庸懦无能 片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丰容靓饰 包含啼的成语 马字旁的字 里结尾的成语 姑太太 包含洄的词语有哪些 渤澥桑田 不转头 卜字旁的字 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辨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