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检校竹隐竹数三首

《检校竹隐竹数三首》

时间: 2025-04-27 02:19:53

诗句

竹虽不解语,风能为之言。

斧斤伐我本,畜牧践我孙。

戕者可以堤,践者可以藩。

我顾不忘汝,汝言毋重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19:53

原文展示:

检校竹隐竹数三首 赵蕃 〔宋代〕

竹虽不解语,风能为之言。 斧斤伐我本,畜牧践我孙。 戕者可以堤,践者可以藩。 我顾不忘汝,汝言毋重烦。

白话文翻译:

竹子虽然不会说话,但风能替它表达。 斧头砍伐我的根部,牲畜践踏我的后代。 被砍伐的地方可以筑堤,被践踏的地方可以做篱笆。 我依然关心你,你不必再三烦扰。

注释:

  • 竹虽不解语:竹子虽然不能说话。
  • 风能为之言:风可以传达竹子的感受。
  • 斧斤伐我本:斧头砍伐竹子的根部。
  • 畜牧践我孙:牲畜践踏竹子的后代。
  • 戕者可以堤:被砍伐的地方可以用来筑堤。
  • 践者可以藩:被践踏的地方可以用来做篱笆。
  • 我顾不忘汝:我依然关心你。
  • 汝言毋重烦:你不必再三烦扰。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通过竹子的视角,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子的视角,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竹子对自然界中人类活动的感受和反应。诗中,竹子虽然不能说话,但通过风的媒介,传达了它的痛苦和坚韧。斧斤的砍伐和畜牧的践踏,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但竹子却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将这些破坏转化为新的用途,如筑堤和做篱笆。最后两句表达了竹子对人类的关怀,以及对人类不必过度烦扰的劝告,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第一句:通过“竹虽不解语,风能为之言”表达了竹子的沉默和风的媒介作用。
  • 第二句:“斧斤伐我本,畜牧践我孙”描绘了竹子遭受的破坏。
  • 第三句:“戕者可以堤,践者可以藩”展现了竹子的坚韧和转化能力。
  • 第四句:“我顾不忘汝,汝言毋重烦”传达了竹子对人类的关怀和劝告。

修辞手法:

  • 拟人化:将竹子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
  • 比喻:将竹子的破坏转化为新的用途。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竹子的视角,探讨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自然和生命。
  • 风:象征媒介和传达。
  • 斧斤:象征破坏。
  • 畜牧:象征践踏。
  • 堤和藩:象征转化和利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虽不解语”的下一句是什么? A. 风能为之言 B. 斧斤伐我本 C. 畜牧践我孙 D. 戕者可以堤 答案:A

  2. 诗中“戕者可以堤”的下一句是什么? A. 践者可以藩 B. 我顾不忘汝 C. 汝言毋重烦 D. 风能为之言 答案:A

  3. 诗中“我顾不忘汝”的下一句是什么? A. 汝言毋重烦 B. 风能为之言 C. 斧斤伐我本 D. 畜牧践我孙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竹枝词》:通过竹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安石《竹石》:通过竹子和石头的对比,表达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对比:

  • 苏轼的《竹枝词》与赵蕃的《检校竹隐竹数三首》都通过竹子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但苏轼的诗更多地展现了竹子的美丽和生命力,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探讨了竹子与人类的关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全面鉴赏和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泊冷水浦 晓出洪泽霜晴风顺 见张定叟 南海陶令送水沉,报以双井茶二首 癸丑正月新开东园 明发韶州过赤水渴尾滩 蚤起秣陵镇二首 其二 春尽舍舟,余杭雨後山行二首 送刘孔章县尉得官西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倾肠倒腹 不彀 赤字旁的字 比结尾的成语 文字旁的字 平词 讲经说法 所见所闻 反反覆覆 解骖推食 退志 魂不负体 鹰心雁爪 人字头的字 缶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